26日下午,在市委六届三次全会分组讨论现场,大家围绕破解城市发展的不足畅所欲言。一个共同的观点是,特区干部要以更开阔的胸襟,用“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谋划城市长远的发展。
市领导丘海、李华楠、李建华、罗莉、刘恩、高振怀、乔家华、刘庆生等参加讨论。
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丘海说,在特区建立36周年纪念日,召开市委全会,回顾深圳发展情况,查找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新一届市委班子成立以来,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了深圳发展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为深圳长远发展开出了一个比较正确的“药方”。比如,查违、交通、强区放权、东进战略等工作,“路子很对,抓得很准”,为我市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丘海说,今年上半年我市的工作开了一个好头。这些围绕破解城市难题部署的工作有的已经初见成效,有的才刚刚开始,不是一两年就能干成,或者是见到成效的。因此,我们要统一思想,持之以恒推进下去。
给能干事的干部更大的“舞台”
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社工委主任李华楠说,市委换届一年来工作的突出特点就是抓落实,许多重点难点问题得到了突破。但是,我们在工作中也发现许多问题,执行力不足就是一个方面。首先,一些干部干事创业主动性不够,规避风险意识过强。其次,部门之间横向沟通、协调、衔接不畅的问题,使得我们的许多工作难以及时推进。这都需要引起重视。
市委常委、深圳警备区政委李建华说,要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关键在人,打造一支能干事的干部队伍至关重要。我们不仅要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也要采取措施,将优秀的人才留在体制内。
“深圳发展基础好、条件优,但是我们干部队伍一定程度上存在作风弱、能力缺的情况。”副市长刘庆生说,干事创业激情燃烧是深圳宝贵的精神气质,在特区建立36周年的今天,我们应该做到“不忘初心”。对真正愿意干、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我们要给他们更大的“舞台”。
用法治保障发展不搞“急就章”
市检察院检察长王雁林说,此次全会部署了我市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针对性强。但是,如何防止好的工作思路和政策在执行中“跑偏”,需要形成制度。
市法制办主任胡建农说,市场化和法治化是深圳30多年发展的两大法宝。因此,在下一步发展中,我们仍然要积极地打造一流的法治环境,增创新优势、释放新“红利”,让一流法治成为深圳的核心竞争力。
讨论中,许多与会人员表示,城市发展关键是打基础,立长远。这一方面需要我们的干部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有着眼长远功在后任的胸襟气度;另一方面,要用法治保障城市发展不搞“急就章”。
编辑 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