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记者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2018年工作总结会议上获悉,该集团运行一年多以来,总体门急诊量、出院人次、手术量、社康就诊人次等较2017年有大幅度提高,其中住院危重抢救例数、CD型病例比例、三四级手术比例有增幅均超过95%。
2018年,新区医疗健康集团实施“十二个一体化” 建设,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完善配置、强化考核等举措,从药品管理、信息管理、健康管理、检验检查等十二个方面,着力促进医疗健康集团管理、学科发展、医疗服务、人才力量、科研教学、集团文化等各方面的系统建设。集团运行一年多以来,通过不断完善集团组织管理模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改革人事薪酬制度及医保支付方式等措施,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让大鹏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市级医疗水平的服务。
一年中,集团通过“一体化”成立了新区医疗健康集团社管中心,并制定实施《大鹏新区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管理手册》,推进新区21家社康中心在规范服务、绩效考核、业务培训等方面的统一管理,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同时,对新区21个社康中心(站)根据定位进行硬件改造升级,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社康建设。
“一体化建设,能让大鹏居民享受更多与市区同质的医疗服务。”据新区医疗健康集团执行院长李维平介绍,一年来,新区基本诊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2018年全区社康中心基本诊疗量18.48万人次,比2017年增长22.53%;委派40名专家长期固定在各分院进行诊疗工作,共派出专家约2000人次、诊疗患者约18000人次、临床带教300余人。同时,在双向转诊病人14786人次,其中社康中心及区级医院上转13076人次,各级医院下转1710人次;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与区级医院双向转诊892人次,其中上转497人次、下转395人次。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