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协去年60余件提案助推大湾区建设发展
读特记者 李明
2019-01-28 22:16

1月28日下午举行的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记者会,是省政协会议的首次记者会。8位政协委员有备而来,分别就省政协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推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情况作了介绍,并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对相关话题提出意见建议。其中,省政协常委、共青团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青年联合会主席张志华期望深圳在总结推广前海经验的基础上,把全世界好的做法借鉴过来推动青年创新创业,进一步激活大湾区融合发展最活跃的力量——创新创业。

省政协常委、省社科院院长、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王珺介绍,2018年,省政协委员从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机制、融合发展机制等方面提交了60余件提案。据省相关部门反馈,委员的很多意见建议都已经被纳入到正不断完善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当中。2018年7月-9月,省政协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发展主题,针对大湾区先进制造业总体规模偏小,结构调整不到位、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存在障碍、产业总体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等问题,组织委员赴广州、深圳等6市以及上海、重庆、江苏等地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提交省委省政府。

近年来,青年创业成为新时代的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大湾区是港澳青年发展的热土,也是实现梦想的高地。 “目前有52万香港人长期居住在广东。近三年每年有1万名在广东求学的港澳大学生。根据省社科院研究,超过50%的在粤港澳青年有意愿在广东创业、就业和升学。升学费用低、就业岗位多、创业成本低、置业成本较低都是广东吸引香港青年的优势条件。”张志华说,我省在自贸区建立了广州南沙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珠海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三个“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截止到2018年底,共吸引了包括前海168家在内的473家港澳青年创业团队进驻孵化。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形成了良好的经验。

张志华建议,在自贸区青年创业基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建设10到20个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突破政策壁垒,探索对初创企业实施港人港税、澳人澳税,共同推动一揽子便利政策实施落地。解决港澳创业青年“落户难”、“融资难”、“招聘难”、“发展难”问题。在三地政府的支持下,联合银行、证券、金融机构强化金融支持,成立“港澳青年内地创业基金”;在基地建立“一站式”港澳青年服务平台。例如深圳前海梦工场,港澳创业青年有导师辅导,有免租的房子,有人才驿站,有天使基金支持,形成了完整的创业生态链条,高效推动青年创业项目落地,“将自贸区关于青年创业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广至全省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连点成片,形成规模效应。以青年创业为抓手,探索创新发展的‘湾区模式’。”

粤港澳大湾区是个热点话题,备受政协委员们的关注。省政协常委、民盟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教授邓文基围绕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出建议。他认为,目前还没有能及时解决科技协同创新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和问题的决策和工作机制,科创研发与产业布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在助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具体措施方面,他设想创办“湾区科技大学”,以高教协同发展助推大湾区科技创新。由粤港澳三地政府在深圳河套地区共同创设“湾区科技大学”,对标世界一流大学,以全新的联合办学模式建设一所立足应用基础研究、服务大湾区科技产业发展的新型理工科大学。

随着港珠澳大桥的通车,珠海横琴作为唯一直接连接粤港澳三地的区域,必将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进程及促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省政协委员、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东西汇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志达建议,将横琴口岸打造成“智能便捷化”示范性口岸以及通关智能、高效、便捷的示范性“新门户”,“粤澳两方检查单位要充分协作,实现‘信息互换、执法互助、监管互认’,做到‘单项检查、信息共享、结果互认’机制,客观上实现‘一次排队、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探索实施‘入境检查、出境监控’,最终实现‘单边验放。’”

编辑 郑蔚珩

(作者:读特记者 李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