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博物馆承办的“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展览在深圳博物馆第一专题展厅开幕。 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成军为展览揭幕。位于深圳博物馆大堂的“神秘展品”掀开了“红盖头”,露出真容,原来这是商代第一圆鼎——子龙鼎。
“吉金铸史”青铜大展开幕,市民观赏子龙鼎。
“吉金铸史”展览是继2008年深圳博物馆新馆开馆时推出“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精品展”后,两馆再度携手推出的重量级展览。为办好展览,深圳博物馆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了多轮友好沟通,在策展、运输、布展及文物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密切的交流合作,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设做出实践探索。
青铜器,古时称“金”或“吉金”,是重要的文物研究门类之一。本次展览突破传统青铜器展览的窠臼,首次以科学考古学视角下的“形、花、铭、工、皮”五门为纲,力图向观众宏观展示中国古代青铜器这一专题的探索视角和科研成就。形、花、铭,即造型艺术、装饰纹样、铭文书法这三门考古传统,在漫长的青铜器研究史上成就显著,是窥见青铜时代社会风貌的常规门径。工与皮,即冶铸工艺、腐蚀机理这两门自然科学,在本次展览中被等量齐观地引作解读手段,意在揭示青铜器诞生至今的生命历程。这是一次是全新的策展思路与理念的探索,更加亲近观众的直观理解。
本次展览珍品荟萃,共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各类重要青铜文物148件(组),其中包括妇好鸮尊、龙虎纹尊以及天亡簋等商周时期的国之重器。此外还有中国国家博物馆近年来新入藏的青铜器精华,如子龙鼎、鄂监簋、卫簋、射壶、秦公壶、楚王鼎、王子臣俎等重要器物,还有一些是多年未展出或者从未展出的精品。
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形成,历经夏、商、西周、春秋时期,大约经历了十五个世纪的育成与发展,至战国、两汉时期,仍可见青铜器的辉煌。透过这些珍贵的文物,市民观众可以近距离领略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民生、国防军事、习俗文化、艺术风貌、科技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情况。
据了解,“吉金铸史”展览展期将跨越春节长假,开放至2019年3月31日。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