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近5000万 取得这个“双第一”

读特记者 徐兴东 通讯员 石道雄 叶丹
2019-01-20 15:45
摘要

在2018年最新的旅客满意度测评中,深圳机场位居全球第13位。

2018年深圳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明显加快,深圳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934.9万人次,客流增速位居内地前十大机场之首。围绕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目标,深圳机场去年全年新增伦敦、巴黎等15个国际客运通航城市,新开洲际航线数量位居内地机场首位。

客流增速居内地前十大机场之首

2018年深圳机场客货运业务均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客运方面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934.9万人次,仅次于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和成都双流机场;但是年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8.2%,增速在内地前十大机场中位列第一。货运方面,深圳机场通过完善货运航线网络、优化货物通关环境,促进货运业务发展,全年货邮吞吐量达121.9万吨,同比增长5.1%。

民航业内相关人士分析认为,“深圳机场客货运业务快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深圳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给市场注入了活力,带动了航空出行需求增长;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机场自身国际业务发展带来的新增量。”据了解,2018年深圳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达395.3万人次,同比增长33.8%;国际货运航线网络通达全球14个货运枢纽,深圳机场还联合机场海关推出了生鲜货物“空中报关”新模式,有效缩短了空运鲜活货物通关时间。

客货运业务发展良好,不仅增强了深圳机场核心竞争力,也提升了机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带动能力。去年深圳机场积极探索发展临空经济,相继引入航空航天产业创新园、机场凯悦酒店等配套设施和项目,空港区域也逐渐由复合交通枢纽向交通枢纽牵引、产业特色鲜明、城市功能完善的最具特色航空城转变。

新开洲际航线数居内地机场首位

2018年深圳机场继续加快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加大国际尤其是洲际航线拓展力度,全年新增15个国际客运通航城市,其中9个为洲际城市,新开洲际航线数量为历年之最,也位列内地机场首位。随着国际通程航班业务在深圳机场试行,经深圳机场中转进出境“一票到底,行李直达”的便利,让深圳机场枢纽中转吸引力更强。

深圳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一年,深圳机场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瞄准全球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所在城市,持续开辟新航线连通全球主要国际航空枢纽,先后新增了布鲁塞尔、马德里、圣彼得堡、温哥华、达尔文、苏黎世、维也纳、伦敦和巴黎等9个洲际客运通航城市。直飞伦敦希思罗和巴黎戴高乐机场两条航线的开通后,加上此前开通的深圳至法兰克福航线,深圳机场与欧洲三大航空枢纽均实现了直飞。

依托深圳良好的区位优势,深圳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辟更多的东南亚商务干线和热门旅游航线。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深圳机场新开了至西哈努克、宿务、曼德勒、海防、仰光、马尼拉等在内的6条亚洲客运航线。截止2018年底,深圳机场国际客运航线已与东盟十国中的9个国家、23个城市实现了直航,深圳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的连通性增强。

【读特新闻+】

深圳机场全年航班放行正常率超85%

过去一年,深圳机场不仅在客货运业务发展和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同时还联手各驻场单位实现了航班运行品质和旅客服务品质的“双提升”。

2018年,深圳机场累计起降航班35.6万架次,同比增长4.6%。面对日均近千架次的航班运行保障压力,深圳机场加强航班精细化管理,并持续优化双跑道运行模式,先后实现了双跑道向南相关进近试运行和向北交错进近试运行两项新突破,有效促进了航班放行正常率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深圳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达85.16%。在民航局大型民用运输机场安全保障能力季度综合排名中,深圳机场首次位列内地千万级机场首位。

作为公共服务平台和城市窗口,深圳机场在行业内率先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2018年,深圳机场启动了“未来机场”信息化建设项目(一期),在国内机场率先实施差异化安检模式,“无纸化乘机”、微信“无感支付”停车、电子临时乘机证明办理、“在线客服”等一批智慧化服务新项目相继上线。深圳机场还坚持“开放办机场”理念,开展“金点子”服务创意征集活动,共征集到266项服务创意方案。在2018年最新的旅客满意度测评中,深圳机场位居全球第13位。

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记者 徐兴东 通讯员 石道雄 叶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