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堂

大鹏先锋
2021-05-19 21:27
摘要

面对民生发展诉求的时代问卷,深圳大鹏新区党工委先后建立起“有求必应”的“普直联”群众工作机制,“一呼百应”的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机制,群众当评委、社区党委集体赶考的“民生导向”评价机制。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面对民生发展诉求的时代问卷,深圳大鹏新区党工委先后建立起“有求必应”的“普直联”群众工作机制,“一呼百应”的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机制,群众当评委、社区党委集体赶考的“民生导向”评价机制。各级党组织每年全覆盖走访辖区群众、商家、企业,年均解决民生微实事1443件,辖区25个社区全部成立志愿者队伍、参与自治居民18591人。

“普直联”实现百姓诉求“有求必应”

大鹏新区党工委班子成员挂点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社区,各单位、办事处党组织与社区党委结对,党员干部充当政策宣讲员、矛盾调解员、问题收集员、群众服务员,每周两次下社区,对群众的政策疑问详细讲解,各类矛盾现场调解,群众合理诉求视情况当场处理、限期办理或向上级部门反映,对群众不合理要求耐心说服,发现群众疾苦困难主动帮扶。成功推动多项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完成,先后解决了延安路12年断头路、王母社区等7个社区统建楼项目建设等历史遗留问题,有效推进两个旧工业区城市项目,为民服务成为各级各类党组织的工作日常。

2014年,大鹏新区党工委在“普直联”活动中,为辖区白内障老人启动“复明行动”,让100多名白内障老人重见光明。图为市眼科医院专家团队为辖区老人做检查。

搭建志愿者平台 实现“一呼百应”自治

“普直联”工作施行以来,党群干群关系空前提升,党员干部可随时敲开群众的门,和群众“坐一条板凳、真正掏心窝”。

要让辖区群众对党组织的号召“一呼百应”,既要搭建群众欢迎的平台,也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大鹏新区以志愿服务为突破口,试点创新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员志愿服务为引领,驻社区各组织和居民参与的“暖心下沙”志愿服务体系。

下沙社区党委以筹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契机,逐户走访调研,结合居民需求打造“高人气”项目,在前来接受服务的居民中发展志愿者,“朝阳志愿者服务队”“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依次成立,并成为党群服务中心运营的主力军。社区志愿者队伍由原来的131人发展到607人,在册深圳义工联义工400人,直接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的社区居民达到2000余人。

下沙社区“朝阳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后,在党群服务中心开设的“四点半课堂”成为辖区儿童的课外学习阵地。图为志愿者带孩子们学习“兴趣英语”。

同时配套建立“爱心超市”“时间超市”,志愿者们通过服务时间换取相应积分,可依据积分在“爱心超市”换取日常用品,或在“时间超市”换取服务及辖区商家捐赠的消费优惠积分。

随着志愿服务体系的良好运转,下沙社区又推出了志愿者队伍建设“赋能计划”,线上线下公开征集志愿服务项目60余个,由社区党委和居民共同票选评定“古典文学课堂”“书法普及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儿童性教育家长工作坊等10个项目正式运行,不仅把项目策划的主动权交给了社区居民,还团结了一批社区能人,为志愿服务注入新鲜血液。

“开放式考场”让群众满意成为“指挥棒”

2018年5月3日,大鹏新区首场“开放式党建大考场”举办,水头社区“赶考”,其他社区到场观摩。在2个多小时的“考试”中,15名考官提出40多个问题,从社区书记到委员纷纷现场作答。“考试”结束后,书记许鹏钦表示,回去后我们要将问题建立台账,完成一个销账一个,并要举一反三,将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和同类问题统筹考虑,一并解决,争取工作的主动权。

大鹏街道率先实施的“基层党建开放式大考场”让基层治理充满活力。图为,大鹏社区坑上村居民小组党支部“赶考”现场。

首场“考试”震撼了其他社区书记和党委成员。布新社区书记钟思喜表示,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任何一项都可能被问到。“大考场”对于工作扎实的党组织来说,是展示成绩的平台,对于工作松懈的党组织则是“穿衣镜”。大鹏社区党委委员杜宇表示,自己的心情并不轻松。班子成员不能再躲在书记身后当“局外人”,“只有踏踏实实把群众关心的事情都办好,才能通过这场考试。”

2020年,为让“大考场”更接地气,新区党工委将“考场”从会议室搬到了户外,轮流到各社区群众的家门口举办,让更多的辖区群众现场担当“阅卷人”,真正实现群众满意成为党建工作的“指挥棒”。

编辑 洪鹏辉 审核 刘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