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第十二届“深圳校园十佳文学少年”(小学组)评比活动初赛在全市215个考点开赛,吸引来自252所学校的1.7万余名小学生参加。
“深圳校园十佳文学少年”评比活动由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文联、深圳特区报社、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深圳市阅读联合会主办,深圳青少年报社、特区教育杂志社、南方教育时报社承办。自200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二届,是深圳市校园重点品牌活动,也是深圳本土覆盖面最广的文学赛事。小学组、中学组的评比活动每年交替举行,依据规则,本届参赛对象为小学组。
该活动本次比赛的试卷分A、B卷,每卷各有4道作文题。光明实验学校语文老师艾秋菊表示,本次作文题贴近考生的实际生活,场景描写考验考生的文学功底和逻辑思维能力,想要脱颖而出有一定难度。
光明区红花山小学语文科组长黎翠玲表示,本届命题,A卷的4道题目中,半命题作文《_______,真了不起!》最好写也最难写。该命题从社会时事、感悟生活、深度思考、提炼总结等多维度考察学生能力。再者,不少考生在日常写作中,都会遇到类似的命题,所以想要出彩,对其写作能力有很大的考验。
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语文老师周其星认为,这次“十佳评比”现场作文的A卷,给了四个题目,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也有给材料作文;有关注身边人的记叙文,也有从诗歌和童话出发的想象作文,给文学少年们更多选择和发挥的空间。笔力雄劲的可以写人叙事,天马行空的可以想象虚构,少年们尽可以写出自己的个性与风格来。阅读量大的孩子,更容易发挥自己的才能,例如读过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想必更善于刻画班级的人物吧?读过《爱丽丝漫游奇境》《格列佛游记》的孩子,更容易写出自己的精彩变形吧?民间故事读得多了,故事的讲述技巧也自然明了,运用故事公式来续编故事,从读到写,轻轻松松。
下一阶段,组委会将按照30%的比例选出复赛入围选手,进入暑期的文学采风复赛。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暑假期间,复赛选手将踏上红色路线,寻访红色历史、采访红色人物。
复赛选出的100强学生作品将推送至新媒体平台,接受读者投票。组委会将根据专家评委意见、结合网络投票情况(分别占90%、10%),评选出“十佳文学少年”“十佳文学少年提名奖”“优秀文学少年”。“十佳文学少年”评出后,将有机会在《深圳青少年报•小学周刊》开辟属于自己的写作专栏。本届“十佳评比”活动所有信息,将在“深圳少年派”微信公众号上及时发布。
深耕深圳校园15年的“十佳文学少年”评比活动为全市中小学生交流文学爱好、切磋写作经验提供了平台,先后孵化出韩淑娴、谢然、欧阳婧祎等大批少年作家。本月中旬,第五届十佳文学少年马知行、第十届十佳文学少年李楚贤参与创作的“致青春·中国青少年成长书系”小说散文卷正式发布。
(原标题《1.7万名小学生逐梦“深圳校园十佳文学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