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一起看《斗水》!上古传说+杂技+现代舞=一场感官冒险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2021-05-19 17:49
摘要

当上古神话遇上戏剧,杂技与现代编舞交织,将会在舞台上碰撞出怎样的化学反应?

当上古神话遇上戏剧,杂技与现代编舞交织,将会在舞台上碰撞出怎样的化学反应?记者获悉,6月5日至6日,形体特技故事剧场《开天辟地之斗水》(下文简称《斗水》)将于深圳万象天地剧场连演四场。

微信图片_20210516175205.jpg

据了解,这部剧是“小不点大视界”与国际艺术家合作的首批原创作品之一。《斗水》是一次尝试以孩子的眼光来体验上古神话的感官冒险。来自中国、荷兰、英国的艺术家们选择了以原著中女娲造人和补天的故事为出发点,以人类童年的天真和朴素情感,自由发展出一段人、神、兽围绕“天破大水”而经历的悲喜离合。

微信图片_20210516175303.jpg

该剧表演者是一群来自北京杂技团的孩子。两位处于国际青少年舞蹈领域前沿的现代舞编导Erik Kaiel和Vince Virr,通过与中国现代舞者刘亚囡的定期线上合作,创造性地拓展了杂技演员的舞蹈叙事力、表现力,让历史名团“难、奇、绝、美”的特技更张弛有道,迸发出戏剧张力。除了技艺,他们力求让观众还能看到杂技演员的表演。“蹬鼓”“蹬人”“抖空竹”“叠罗汉”等传统绝活成了故事线上闪光的珍珠。

微信图片_20210516175312.jpg

微信图片_20210516175329.jpg

在技艺的支撑下,中国民俗文化中的经典形象在该剧中被生动地再激活。例如,千年民俗“舞狮”、“踩高跷”被巧妙融入剧情,刻画出喜感神兽IP——有着近300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白纸坊太狮”。白纸坊太狮具有鲜明“北派”狮舞艺术特征,相对于“南派”,更显娇憨可爱,能传神演绎喜、怒、哀、乐、悲、恐、惊等各种神态。本剧演出由第七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敬伟亲自指导制作和传授表演。娇憨可爱、凶猛伶俐的雄狮形象,既彰显了地道的老北京民俗风情,又为“舞狮“这一中国百戏杂耍之王赋予新鲜时尚感和童趣。

微信图片_20210516175334.jpg

微信图片_20210516175339.png

(原标题《带娃一起看《斗水》!上古传说+杂技+现代舞=一场感官冒险》) 


编辑 党毅浩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