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深圳论坛于2019年1月16日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园的一集艺术在场空间举行。此次论坛汇聚国内外多位建筑界及艺术界学者、建筑师和画家,聚焦“城市美学探讨”,从多元角度探讨了当代城市美学的实践与发展。
当今艺术创造和城市设计如何引领大众审美观?当代设计师和艺术家们又是通过什么来定义城市美学的标准?针对这些问题,此次论坛带领观众一起探讨发生在城市里的美学事件,从人文,生态,空间,艺术等角度,聚焦人们生活内涵,生态品质与文化艺术,提炼出更具影响力的城市美学新理念。
哈佛大学研究生设计学院教授 Professor Preston Scott Cohen首先带来了演讲。他以经典的建筑案例为线索,向观众阐述了他的观点。在他看来,各式各样的建筑,是构成城市特征必要的元素。城市间的每个优秀建筑作品,凝聚着设计师丰富的想象力。
EID Architecture 创始合伙人,首席建筑师姜平则以他所在的事务所参与设计的公共艺术为例子,以点带面,展现了珠三角,长三角等众多的城市集群在高速发展中而呈现出复杂而多元的格局。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带来了名为《公共艺术与城市精神》的演讲,介绍了深圳著名的公共艺术案例。并指出,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成熟发展的标志。它增加了城市的精神财富,在积极的意义上表达了当地身份特征与文化价值观,进而成为艺术与文化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及主持建筑师刘晓都带来了都市实践的各种案例,与观众一起探讨建筑在城市变化中的角色。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