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为何点赞深圳这位教育人?
读特记者 林洲璐
2019-01-04 19:21

罗湖推进数年的“习本课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近日,由中国教育部主管的《中国教师报》对“习本课堂”理论创始人、罗湖区教育局副局长刘荣青进行报道,这篇题为 《寻找课堂的“中国表达”》的报道再次引发人们对“习本课堂”的关注。

据报道,在罗湖,越来越多的校长、教师和学校开始接受“习本课堂”,自发地参与到“习本课堂”的实验中,遵循“以习定教,以习定学,因习而得”的原则,他们从改革课堂范式出发,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出了以“课前习、课中习、课后习”为基本环节的课堂新范式。

在报道中,刘荣青提出,“习本课堂”是面向未来的一种育人模式变革。‘习本课堂’理论的提出,为未来学校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可能,它引发的将是从管理架构、课堂形态到教师转型的全方位变革。

据了解,从2008年开始,刘荣青明确提出了“习本课堂”的理念。作为课堂改革新模式,“习本课堂”强调给予不断优化的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条件,改变现有的课堂结构和课堂形态,重新确立以“习”为本的价值取向,实现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挥。“以习为本”模式的取向是关注每一个个体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消化、领悟情况。

【读特新闻+】

《中国教师报》报道原文

寻找课堂的“中国表达”

教育需要顶层设计,需要引领,更需要一线教育人不断探索,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师生、成就一方教育。刘荣青、张欣、陈耀身上所折射的正是广大教育人可贵的探索精神。他们在时代变革中砥砺前行,推动着教育转型。

1993年,在省级名校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教地理的刘荣青遭遇了“尴尬”,地理不再作为高考必考科目。对当时的许多地理教师而言,这几乎意味着“失业”。

但正所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但同时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刘荣青也从此迎来人生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作为高三优秀备考教师的他南下深圳,开始从头做起。“要不是不考地理了,学校可能也不会放我走。”

因为地理不是必考科目,反倒给了刘荣青更自由的发展空间。在深圳这个创业者乐园里,他天马行空在教学上进行了一系列当时看来匪夷所思的创新。

他设计出了可能是全国最早的多媒体地理学习室,“其中有可以旋转的仿真天球,有可以模拟深圳夜晚的星空,用发光二极管做成星星,通过控制不同的亮点,显示各个季节的星空变化”。

那是刘荣青最快乐的一段教学时光,至今说起来仍津津有味。年轻的他脑子里充满了奇思妙想,学校对他也全力支持。

就这样,开放式多媒体地理园、多媒体地理学习室、以地理为特色的主题式校园……伴随着一项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领创意义的教学成果,刘荣青从普通教师先后走上教学处主任、校长的岗位。

2001年,在翠园中学初中部任校长的刘荣青推出“教师自助式培训”,又是一项在全国有创新性的经验。

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刘荣青对深圳充满感恩。这里用独有的开放、包容接纳了他,而他身上所有的不拘一格,也与这座城市“秉性”相投。

2005年,刘荣青在罗湖区滨河中学任校长。在学校对面,是刚破土开发的华润万象城,工地上映入眼帘的“流光溢彩,华润万象”几个大字让人心潮澎湃。

“教育,一定要与这座城市的建设相呼应。”刘荣青说。置身于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他提出了自己的办学愿景——“书香校园,滨河中学”。

如何构建书香校园?受发源于英国的图书漂流活动的启示,刘荣青率先在学校提出漂书的设想。这个想法招致中层干部的一致反对:“校长,图书馆的书是公共财产,丢了谁负责?”

图书馆的书不能漂,刘荣青有办法,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企业界的朋友,对方大为赞赏,当即决定为学校捐书。

有了这一批图书,刘荣青在校园里设置了开放式阅读空间,同时约法三章,提出漂书的规则——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循环漂流,源远流长。

实践证明,漂书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一个道德情境。一个学生曾这样吐露心声:他在学校看到一本喜欢的书,拿走后很长时间都不愿归还,但最终他战胜了自己,把这本书悄悄还了回去。

2006年,据说是孟子后裔的一位当地图书馆馆长听闻此举,褒奖道:“刘校长,这是以书养德啊,您真是大儒!”

再后来,漂书活动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竞相报道,成为“深圳读书月”的品牌活动,如今已在全市的学校蔚然成风。

而在刘荣青这些看似“不安分”的尝试背后,又若隐若现地存在着一条个人的思想发展脉络。

“我做任何事情都喜欢‘穷其理’,从源头上去思考。”刘荣青说。这一思维特质,使得他成为国内较早思考“教”与“学”关系的一线教师。

20世纪80年代,大批西方译著随着改革开放进入中国,刘荣青完成了个人的思想启蒙。受弗洛伊德影响,作为中学班主任,他思考的是如何在学生成长关键期发挥“教”的价值,激发学生潜能。

及至来到深圳,在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前沿,刘荣青的观念慢慢有了变化。“我当时设计的多媒体地理学习室,撤掉了讲台,四面墙壁都有投影,开始有意识地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

1997年,《人民教育》杂志在深圳召开教学研讨会,刘荣青作为教师代表应邀出席,他说,当前的课堂,要从“教为中心”转向“学为重心”。

“那时候我认为,在课堂上根据知识目标不同,教与学应有所侧重,教与学之间可以实现重心转移。”刘荣青说。

随后,刘荣青调任深圳翠园中学校长,面对教师布置作业太多太乱、学生难以完成的乱象,他提出了“智慧作业”,实施“限时限量,全批全改,分层分类”的作业改革。

基于作业改革,刘荣青从研究“教”与“学”的关系,逐渐转向更核心的“习”。“一个完整的课堂结构,应包括教、学、习三个环节。所谓‘习’,就是教与学的交互地带,但这个地带长期以来是被人们忽略的‘黑箱’。”

从2008年开始,刘荣青明确提出了“习本课堂”的理念,并开始申报相关课题的研究。

2012年,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展演的校长论坛上,刘荣青作题为《以“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变革》的报告。

在深圳罗湖,越来越多的校长、教师和学校开始接受他的观点,自发地参与到“习本课堂”的实验中,遵循“以习定教,以习定学,因习而得”的原则,他们从改革课堂范式出发,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出了以“课前习、课中习、课后习”为基本环节的课堂新范式。

相较于传统课堂,“习本课堂”让人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时空更开放,目标更多元,方式更灵活……

这几年,作为罗湖区教育局副局长,刘荣青没有过多以行政力量推动,而是以很“低调”的方式开展“习本课堂”实验。但“低调”并不意味着不自信。在认真研究了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以来的课堂形态演进,刘荣青大胆地提出,“习本课堂”是面向未来的一种育人模式变革。

也因此,两年前区领导详细听了刘荣青“习本课堂”的汇报,当即拍板要建一所实践“习本课堂”理念的未来学校。

“应该说,‘习本课堂’理论的提出,为未来学校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可能,它引发的将是从管理架构、课堂形态到教师转型的全方位变革。”刘荣青说。

见习编辑 罗越

(作者:读特记者 林洲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