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航天专家点赞嫦娥四号

新华社
2019-01-04 07:48
摘要

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3日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对此,美国和俄罗斯专家纷纷表示祝贺并盛赞这一壮举。

吉姆·布里登斯廷在推特上发文祝贺中国嫦娥四号成功着陆。(网络图片)

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3日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对此,美国和俄罗斯专家纷纷表示祝贺并盛赞这一壮举。

美国航天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当天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文说:“祝贺中国嫦娥四号团队实现在月球背面的成功着陆,这是人类的第一次,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俄罗斯齐奥尔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亚历山大·热列兹尼亚科夫对新华社记者说,嫦娥四号成功落月是中国取得的一项重大航天探索成就,确保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的技术非常复杂,此前任何国家都未能使其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这一成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轰动效应”。

【读特新闻+】

中国航天发展速度“让人惊叹”

——访嫦娥四号德国科学载荷项目负责人


罗伯特·维默尔-施魏因格鲁伯。

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3日登陆月球背面。为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嫦娥四号探测器还搭载了德国基尔大学研制的一台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

德国科学载荷项目组负责人、基尔大学教授罗伯特·维默尔-施魏因格鲁伯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他与中国航天领域的接触与合作已经超过20年,曾经多次赴华参加航天学术会议。中国航天的发展速度“让人惊叹”,“参与后就像搭上了快车。但是你不能上车后就坐下,而要一起前进,跟上发展。”

据项目仪器主管、博士后于佳介绍,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后,搭载在嫦娥四号上的探测仪将对月球表面的中子和其他粒子的辐射环境进行综合测量。不同以往的是,这台探测仪体积和功能更为紧凑,除了要对未来航天员登月面临的辐射风险进行评估,还要探测月壤以下是否含水等。

维默尔-施魏因格鲁伯告诉记者,迄今,他教授过包括于佳在内的4名中国学生。“中欧都拥有大量优秀的航天领域人才。当他们在一起,总会产生很棒的想法。”维默尔-施魏因格鲁伯还将与中国合作的目光投向了嫦娥四号之后的更多航天项目,“我期待着能与中方进行长期的合作。”

走,和国际伙伴一起探月去

就在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3日登陆月球背面的前一天,荷兰奈梅亨大学无线电实验室主管马克·克莱因·沃尔特激动得难以入眠。用他的话说:“这将是个历史性时刻,是首次登陆月球背面,而且我们参与其中。”

欧洲航天局国际关系部门负责人卡尔·伯奎斯特说,本次嫦娥四号任务是人类探测器第一次降落在月球背面,“让我们更加了解月球”。人类探索外太空离不开国际合作,欧航局期待并重视与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的合作。

此次嫦娥四号任务获得了国际广泛关注。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谈及嫦娥四号任务时表示,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8年中国的轨道发射次数首次超过了美国。

《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报道说,进入21世纪后,成功让探测器在月球着陆的只有中国,此次通过挑战月球背面着陆,中国有望在月球开发领域领先世界一步。

编辑 周梦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