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半年,超20万人参与 东莞第一届市运会闭幕

读特记者 刘秋伟 文 / 图
2018-12-29 14:46
摘要

从今年6月23日开幕以来,市民运动会先后举办了27个比赛项目,开展650多场配套活动,20多万人参与——实现月月有擂台、周周有活动、天天有比赛。成功打造城市活动品牌,擦亮东莞“全民运动之城”名片。

12月29日上午,万科·东莞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在东莞市东城体育公园举行闭幕式。从今年6月23日开幕以来,市民运动会先后举办了27个比赛项目,开展650多场配套活动,20多万人参与——实现月月有擂台、周周有活动、天天有比赛。成功打造城市活动品牌,擦亮东莞“全民运动之城”名片。

东莞市副市长黎军等领导、嘉宾以及各项目代表共约500人出席了闭幕式。

全民共享体育盛宴,打造城市运动嘉年华

在过去半年的时间内,市民运动会先后举办了门球、游泳、体育舞蹈、桥牌、电子竞技、太极拳、健身气功、广场舞、棒球、垒球、毽球、跑步、羽毛球市联赛、武术、围棋、象棋、国际象棋、轮滑、海模、航模、滑冰、冰球、公务员羽毛球比赛、台球、网球、足球和乒乓球等27个项目的比赛。比赛也覆盖了各年龄层次,参赛选手既有青少年学生、年轻人、中年人,更不乏耄耋老人。

闭幕式上,主办方为赞助商颁发荣誉牌匾,颁发“东莞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优秀组织奖”以及“东莞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风采人物”纪念奖杯。

据了解,市民运动会得到了东莞万科、盟大集团、众来达资产管理、嘉荣超市、中食营科生物科技、华美食品、小黄狗环保科技、东莞体彩中心、东莞市红十字会、东莞市体育志愿者服务总队、东莞市救援辅助协会和东莞南城医院等20多个商家、机构、团体提供的各类支持,主办方为他们颁发“热心体育公益”纪念牌匾。

东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体育舞蹈运动协会、滑冰协会等20个协会获得“东莞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优秀组织奖”;万趣体育张汉球、体育舞蹈运动协会张雷、武术协会梁华国等15人获得“东莞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风采人物”称号。

闭幕式上,东莞市体育局局长黄慧红对对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以及全体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的全情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表示,未来将继续举办市民运动会,不仅办成东莞市民全民健身的嘉年华、让运动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生活方式,还将成为东莞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摇篮、成为全国层面“体育+”、“+体育”的典型案例。让体育运动的魅力为东莞发展再添精彩!

真正全民运动会,深圳等多个城市组队参赛

作为全民运动之城,除了篮球、羽毛球、足球、游泳等参与面广的项目,东莞群众体育也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并与国际接轨的特点。除了有“万人迷”,还有“小而美”——棒球、冰球、航模这些被认为是新兴运动的项目,成为东莞市民开展全民健身的重要载体。

经过半年来的办赛,市民运动会有力地推动全民健身工作,参赛及观看观众近20万人次,发放各类奖牌、证书3.5万份,提高了参赛市民的获得感。

多元化项目的开展,让运动在东莞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培养民间运动健儿的温床,涌现出一大批体育“民星”、民间高手。

尽管东莞市民运动会的主要参与群体是东莞市民,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市民运动会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以体育为媒加强大湾区城市之间的交流。

活动期间,先后有70多支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队伍参加了7个项目的比赛。这7个项目的比赛为电竞、棒垒球、毽球、武术、航空航海、乒乓球、滑冰以及冰球。

以棒垒球比赛为例,参加TBALL欢乐组的有香港女子队、深圳优萌莲花队、深圳沃德蓝鸟队、广州睿亚飞虎队、中山同乐小学队等;参加少年活力快球组有深圳萤火虫队、深圳沃德猛虎队、广州黄埔区棒球队和中山同乐雄鹰队等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参与。

而在闭幕式当天开打的最后一项比赛,东莞市民运动会乒乓球赛暨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祥龄杯”乒乓球团体赛,共有34支队伍共200多名参赛选手参与,其中有多支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兄弟城市球队参战。也在体育的范畴,为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出贡献。

本届市民运动会创新组织形式,以开放办赛为原则,开展政府主导下的“项目合作、协会推动、市场参与”的管理体制。运动会由东莞市体育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办事处作为主办单位,各体育协会作为项目具体组织者,执行公司做好赛事活动的各方面保障。

作为一场全民共享的体育盛宴,东莞市民运动会真正把“全民运动之城”写进了老百姓的赛场。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文 / 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