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八点周五书友会”迎来了一场特别活动
读特记者 张锐 通讯员 欧阳德彬 文/图
2018-12-28 22:13

12月28日,深圳读书界的品牌活动“深圳晚八点周五书友会”迎来了一场特别活动。由深圳作家南翔、《中国作家》纪实版主编高伟及“南粤工匠”、“央企楷模”陆建新举行面对面对话:《通往工匠之路有多长》。此活动缘起南翔的非虚构新作《通往工匠之路有多长》近日在《中国作家》纪实版(2018年第12期)发表。笔墨所及,酣畅淋漓,挖掘的便是特区一线建设者的典型——中建钢构高级工程师陆建新的故事。

深圳作家南翔、《中国作家》纪实版主编高伟和“南粤工匠”、“央企楷模”陆建新三人对谈

一直活跃在深圳文化界和文坛的学者型作家南翔教授说:“我想写中国手艺人以及工匠的经历。用他们的沧桑刻画出时代与国家的线条。”深圳作家写深圳工匠,以本土视角观照本土人物,呈现出温馨宏阔的人文景观2.5万字的《通往工匠之路有多长》,正是从一个建筑工匠陆建新着手,浓墨重彩地呈现了这种实干加巧干精神。从南翔的纪实文学中可以了解到,陆建新三十六载坚守钢结构施工一线,参建工程总高度达三千六百米,国内七座百层以上的摩天大楼,其中四座由他主持承建,包括北京中国尊、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深圳平安金融大厦等。近年获评“央企楷模”“南粤工匠”等荣誉称号。对此,南翔评价:“漂亮的结果后面,汗水可车载斗量”。

全国著名学者型作家南翔教授

大学课堂执鞭三十余年,南翔对如何写作非虚构有自己的独到认识:“我愿意用第一人称来写,一为贴近人物,写出一个更真实的老陆师傅,二为不仅从陆建新也从他的同事、领导以及徒弟那儿攫取更多的细节与镜像。”两三个月来,心怀对细节的苛求和对丰富信息量的迷狂,作者跟随陆建新,戴上安全帽,深入施工第一线观察询问,获取翔实资料,又于书斋中独坐求索,行诸文字。于是,一个善于学习、严谨务实的工匠形象跃然纸上。

陆建新从日本同行那里学到了诚信第一;从香港同行那里学到了务求精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学到了勤奋笃行,终以中专学历而卓然挺立在中国钢结构建筑的最前沿,多年来,陆建新秉承谦虚低调的处事作风,默默隐于恢弘建筑成就的背后。2017年初春,由广东省总工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南粤工匠”致敬典礼在广州举行,陆建新荣膺“南粤工匠”称号。该典礼活动的致敬辞写道:“你用经年不变的豪情,一再刷新特区的速度;你以锱铢必较的精心,不断建树中国的高度。”同年,国务院国资委颁授第二届“央企楷模”,作为全国建筑业唯一的代表,陆建新接受了颁奖。当晚的对谈中,还展示了大量陆建新的工作与生活图片,展现了一个农村孩子走向大国优秀工匠之路,作家解读了陆工走向成功之路的艰辛历程,《中国作家》纪实版主编高伟阐发了收到此稿的欣喜及体会,并现场解答了读者的踊跃提问。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张锐 通讯员 欧阳德彬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