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顾明均到深圳宝安西乡创业成立南太集团;1987年在企业成立工会组织;1988年企业在美国上市;1990年在西乡街道置下3万平米的旱坡地;2006年率先在企业成立中国共产党南太集团支部委员会;2016年成立企业党委;2018年企业成功转型升级,南太集团“云创城”“云创谷”两个高科技产业园建设投产后,每年约为地方政府贡献纳税4-5亿元。南太集团扎根西乡43年,客户遍布欧洲、美洲、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目前企业已成为集产、学、研一体的超级国际企业,获得“深圳纳税大户”、“深圳市党建百强企业”、“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等100余种荣誉称号。“南太集团能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企业在册70多名党员及100多名流动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得益于南太集团董事会相信共产党,才跟党一起创业并取得成功。”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南太工业园区党委书记黄智常如是说。
党建就是生产力,发挥党组织作用,将党建融入生产经营、人才培养、企业文化、和谐共建、社会责任等方面,为企业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头雁团队”,同时号召广大群众尤其是非党员企业员工跟党一起创业,丰富和满足他们的美好生活梦想,是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党工委新时代加强“两新”党建的重要内容。“党支部建在企业、党小组建在生产线、党员放在重要岗”运行新机制已经成为企业争相加强党建的“西乡经验”。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党工委委员、宣传部长李金宇告诉记者:“像南太集团这样,在党的带领导和指导下创业,党员在企业里形成生力军的企业,在西乡街道还有很多,党建就是生产力在西乡得到了充分体现。”
党建全覆盖——
提升大湾区核心竞争力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党工委书记林更斌告诉记者:“西乡街道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这里有一流的营商环境和现代化的政务服务,各级党组织充分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帮助企业党组织加强党建工作,形成企业发展的“头雁团队”,助力企业解决和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彰显出了党建就是生产力,铸牢了企业商场战斗力,这也是为什么企业不愿意离开西乡的根本原因。”
据了解,“党建全覆盖”是西乡街道“两新”党建的最大特点,重点行业党组织覆盖率100%,并建立递进跟踪服务机制保障全时“党建全覆盖”,如2018年6月份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回头看工作后,相助新成立3个党支部(天域人力党支部、人人物业党支部、联合安泰党支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党组织覆盖率100%,达27031家。在西乡街道,已经形成企业争相招募党员入职、成立党组织的良好局面。
据统计,在宝安区民政部门和西乡街道备案的社会组织共有52家,从业人员数9876人,党员230人(包括非在册流动党员),已建立4个社会组织党支部,其中党支部4个,均为单独组建。
建立党组织后,西乡街道党工委迅速组织开展“书记理想信念”教育、“书记带教”党务工作者、严把“发展党员”关等工作,全面提升企业党委、党支部队伍建设,提高其战斗力和核心竞争力。
2017年,上海向南太集团抛出优厚的条件,让其将企业整体搬迁到上海,企业党委向集团领导们综合分析、解释沪深的营商环境及相关政策,企业高层终未作出搬离的决定,继续留在西乡。据了解,南太集团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公司地址一直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办事处辖区,从未变更到其它地方。43年来,除了上述“搬离深圳风波”外,南太集团经历了数次风波和难关,都是在企业党委积极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下,一次又一次地“化险为夷”。
党支部建在企业——
彰显党建就是生产力
李金宇告诉记者:企业党组织的组建,助力企业和员工和谐发展,提升企业生产力,是西乡辖区企业的共同认识。
2017年08月,深圳英迈思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学丹主动找到西乡街道党工委成立党支部,街道“两新”组织党委专职副书记倪德馨立即进驻企业,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企业党支部组建工作,目前公司有在册党员62名,其中正式在册党员13名,积极份子1名,流动党员48名。在西乡,像英迈思这样积极主动建立党组织的新型企业很多,探索“互联网+党建”提升企业生产力是这些新兴企业着手的新方向。
陈学丹告诉记者:党员员工的执行力和干事创业的事业心是非党员员工无法比的,啥事交给党员员工去办,我很放心。2018年7月,公司因客户原因被牵涉一案件,党支部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向西乡街道党工委和相关职能部门反馈和做好解释工作,最终整个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南太集团党组织争取修建的南太路、南太天桥,就是党组织助力企业和谐发展的代表之作。1990年南太集团花195万修南太路,2017年在南太工业园区党委的努力下,集团规划预算1700余万元一举代建修南太1、2、3、4、5路,打通了片区交通微循环,周边社区20多万群众、南太10000余名员工生产生活受益。90年代初,南太集团大门口的107国道上3人因车祸身亡,引起了南太集团工会领导的注意,便向宝安区委区政府和西乡街道申请建人行天桥的设想,后经多方沟通,南太集团冠名修建。
2007年,南太集团江苏无锡分公司出现用工荒情况,总部高层提出从深圳派人前往支援,可大部分员工根本不想去,干事创业的信心受到影响。南太党支部及时了解广大员工诉求和心声,并与集团董事会沟通和争取,最后满足了广大员工要求,每月增加1000津贴补助,每周发放生活用品等福利。集团还定制4万件羽绒服发放给去无锡的员工,“集团专门派往湖南羽绒服厂家蹲点督促生产的行政经理,因未及时完工,导致去无锡的员工没羽绒服御寒,最后被问责处理。”黄智常如是说。后来2000员工每三个月坐着30-50辆大巴来回轮换于深圳无锡之间,一直持续到2014年。
“位于南太工业园区旧改项目能够得以顺利开展,也得益于南太工业园区党委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否则,会严重影响和制约南太集团远景发展。”黄智常如是说。
位于西乡的南太工业园区于1989年建设,需更新改造,在受航空管理限制、低容积率、城市规划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2013年改造项目曾一度被搁浅。如果项目失败,不仅企业发展前景渺茫,而且群众和国家也会有相应的经济损失,于是,黄智党每天早上8点起床,背着一袋材料奔跑于各级职能部门,晚上加班到零晨两点查阅各种政策资料,以便从中找到政策支持。2015年,在黄智常跑了170多个部门后,项目重新提上议事日程并获得通过。“项目建成运行以后,每年将为国家带来4到5亿元的纳税收入。”黄智常告诉记者。
党小组建在生产线——
铸牢企业商场战斗力
党小组建在生产线,突显企业商场战斗力和竞争力,是西乡辖区企业“两新”党建中“跟党一起创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更是助力企业脱险和转型升级发展的非常利剑。
北京某公司需开发一套演播室系统,该项目主要围绕少先队和共青团建设而开发的系统,在交流过程中,对方了解到英迈思公司组建了党支部,在研发团队还组建了党小组,党建形式与其需求不谋而合,该项目得以快速推进,后期还保持了深入的合作。
又如,2008年到2018年是南太集团飞速度发展的10年,也是企业从濒临困境到国际大型企业转变的关键10年。2008年,南太集团受“金融危机”影响,13000名员工纷纷离职,企业受到冲击、生产处于低谷。最后只剩下3000多名员工和30名党员坚守岗位。“企业好不容易有零星业务,可是没人干”,黄智常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迅速组织这30名党员分别放在生产线,并建立党小组,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分头做工作留住骨干力量和员工,最后留下了3000名员工,企业的生产、业务逐步转机,步入正轨。
2014年南太集团又面临一次危机——转型升级,近1万人需要分流,分流员工意见大、矛盾多、触点底,形势非常严峻。黄智常带领各支部书记分别收集民意,让生产线上的党小组及时反馈员工诉求,最后以党委的名义与集团董事会协商争取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交集最大化。“最后集团拿出1.3亿元为员工进行离职转岗补助,对于不想分流而离职的员工,以最后三个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在南太总共工作了多少年就补多少个月的工资。同意分流的每月提搞300元福利,并承诺半年内若遇到不公平的待遇,可再回来,圆满化解企业转型中的人员分流危机。”黄智常如是说。
党员放在重要岗——
提升模范带头凝聚力
在英迈思公司内部,注重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鼓励党员高管兼任党支部领导职务,同时推动优秀党员进入中高层领导班子,增强企业凝聚力。“人事部门在招聘时,凡是党员求职者,一律优先录用,并建立人才档案,放到公司重要岗位。”陈学丹如是说。
在南太集团,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非常出彩。“2014年以来,南太工业园区党委一共为集团培养各级经理和技术人才200余人,这些人大多数是党员,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模范作用,影响着别人的同时,也提升着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黄智常如是说。
不仅像南太集团这样的企业跟着党一起创业并取得成功,企业党员也在党委的带领下过上了美好生活。尤其是在生产线上,党员带领员工积极向上,受党员影响,很多员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提交入党申请书,最后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英迈思企业公共事业部总经理兼董事长助理李新枚,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工作中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持“集体利益优先,个人利益放后”的思想,一心为公司排忧解难,在出差期间恰逢孩子生日、父亲交通事故,但她坚持站在公司一线处理完事务才反回,为企业带来了浓浓的正能量。
英迈思公司销售经理杨伟周,帮助团队深夜进行业务冲刺,协助同事完成任务,是同事眼中“模范大师兄”。正是如此品性,服务客户至上,得到客户充分的信任,客户对此称赞有加并持续为其推荐客户,其本人及团队业务一直保持稳定与领先。
南太集团的电工肖超芬,2000年入职,在党员的带领下,勤奋主动,热爱学习,现在已经是工程师。“2012年入党,也买了房买了车,还取了同事为妻,过上了美好的幸福生活。像肖超芬这样,经党组织培养,由普通打工人员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并有房有车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员工还有很多很多。”黄智常如是说。
南太集团品质部工程师陈丽莎,因产品品质有瑕疵,被日本客户当面拒收,而且出货紧急,她带头带领品质团队通宵返工并经过层层实验,找出问题所在,完成当天出货率的同时,也解决了产品在生产线存在的问题,得到客户高度赞扬及充分的信任。
每年给我解决500个党员名额!
据了解,南太集团每年都有100余人写入党申请书,最后经党委培养,1-2名正式入党。
李金宇告诉记者:南太工业园区党委党委书记黄智常本人也是由一名普通员工一步步成长起来到董事会高层管理人员的,他还是西乡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宝安区和深圳市党代表,是南太集团10000多员工的“知心人”,大事小事员工都喜欢找他解决,被员工喜称为“企业总理”。
看到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的积极作用如此强大,南太集团投资人顾明均在一次会议上,向与会的宝安区委组织部部长和西乡街道党工委书记激动地说“希望每年给我500个党员名额,我们企业需要更多的共产党员职工。”此事在宝安区还被传为企业争相要党员员工的一段佳话。
像南太集团和英迈思公司这样,在企业争相建立党组织的企业还有很多,他们积极开展工会建设促党建,党建带工会建设,以及团建带党建,党建促团建等形式多样的组织建设,加强党群交流、融合,带动企业全员积极向上,形成“跟党一起创业”的良好氛围。
倪德馨告诉记者:10几年前我背着公文包一家企业一家企业地给老板们讲解建立党组织的相关优势和作用,很多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不愿意,现在很多企业主动到街道办来寻求组建党组织。
西乡街道党工委从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发展推动力、自我革新力、社会服务力六方面入手,形成合力加强“两新”党建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企业自建、社区联合、单独组建”的“两新”党建良好局面。“党支部建在企业、党小组建在生产线、党员放在重要岗”已经成为西乡辖区企业“跟党一起创业”加强党建的运行新机制,移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企业“智慧党建”品牌已经初现。
编辑 周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