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深圳发生6起和某类车有关的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今天咱们来分析其中的4起事故。
11月18日0时14分,深圳某工地混凝土泵车发生侧翻,泵臂砸中两名作业工人,造成1死1伤。
经初步分析,事故原因为:重约30吨的混凝土泵车在作业前未对路面进行检测,左前腿支撑未设置在平整坚实的路面上。涉事混凝土泵车在输送混凝土的作业过程中,左前支腿突然陷入水泥路面内部,混凝土泵车发生侧翻,泵臂砸中作业工人,导致本次事故发生。
11月5日13时30分,深圳一隧道工地混凝土搅拌车在倒车过程中,碾压到一名工人,造成该工人死亡。
经初步分析,事故原因为:涉事工人在隧道内的车辆必经道路上午休,混凝土搅拌车在没有专人指挥的情况下倒车进入隧道,结果不慎碾压到工人,致其死亡。
10月25日6时38分,深圳一建筑搅拌站内的一辆沙土自卸车在卸沙过程中发生侧翻,随后压倒其旁边的油罐车,导致油罐车驾驶室内的司机当场死亡。
经初步分析,事故原因为:自卸车司机在卸沙过程中未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要求进行作业。卸料前未注意车厢周围环境,未将车停稳即开始卸料;卸料过程中,将车厢升到顶点后边卸料边行驶,在行驶过程中发生车厢向右侧翻并压在油罐车驾驶室左上侧,导致驾驶室内司机死亡。
10月19日3时40分左右,深圳一工地在拆除地基支撑梁(重约8吨)并吊运装车过程中,地基支撑梁从装运挂车上失稳坠向地面并砸中1人,导致该人员当场死亡。
经初步分析,事故原因为:地基支撑梁未在平板车上放稳,涉事工人即进行测量作业,随后地基支撑梁失稳坠向地面过程中砸中涉事工人。
以上事故案例中涉及的车辆都属于工程车辆。所以看到这儿,有人可能就要问了,这类车咋成了“夺命车”?对此,你需要先了解一下:
什么是工程车辆?
工程车辆是建筑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有汽车吊、随车吊、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工程抢险车等,它们承担运载、挖掘、吊运、平整和抢修等工作。因为有了它们,建筑工程的进度倍增,人力却大大减少。
汽车吊
但值得注意的是,工程车辆身躯庞大、吨位重,且存在驾驶盲区、惯性大,因而容易引发事故,比如车辆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和机械伤害等。而发生事故后,受害者大多非死即残。
另外,工程车辆事故类型多样,在事故统计中容易被分散,因此不易得到相应的重视。
接下来,以上述事故为例,咱们来了解工程车辆事故频发的原因以及事故防范措施:
工程车辆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近期工程车辆事故频发,通过现场勘查人员的走访,可发现以下特点:
1. 事故多发生在作业人员疲倦松懈的时间段内:四起事故中有三起发生在半夜或凌晨,另一起发生在中午午休时间;
2. 事故现场通常存在交叉作业,或未在工程车辆作业时警戒,无关人员未清场;
3. 事故现场的照明条件普遍不足,不足以让涉事人员观察到危险正在迫近;
4. 在事故发生的工地内,安全技术交底和车辆作业时辅助人员的配备都存在着漏洞;
5. 第一起事故发生时泵车泵臂伸至最远端,第三起事故发生时自卸车车厢升至最高点,两起事故中车辆均处于平衡状态中的最极端状况,而一旦车辆维护保养不到位或外力打破这种平衡,就很容易出现失稳。
混凝土泵车
如何防范工程车辆事故发生?
工程车辆事故虽然频发,但只要认真分析该类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这类事故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1. 夜间施工的现场应加强照明,严禁工人在工地内睡觉;
2. 安排夜晚施工的工地需评估安全检查人员配备是否充足,以及安全检查人员是否按照工程车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进行检查;
3. 在工程车辆作业时,可通过设置警戒线、让无关人员清场等方式避免在同一区域内存在交叉作业;
4. 如未能设置警戒区,工程车辆倒车作业时需安排专人指挥;
5.投入使用的工程车辆必须完好,并定期维护保养,使车辆处于良好状态,安全防护措施齐全,其刚度、强度及稳定性符合相关规定。改装工程车辆必须经专业部门设计、改造,符合相关安全要求;
6.重型工程车辆进行作业前,需对路面情况进行检测,路面情况需满足重型工程车辆的作业要求;
7.工地安全管理人员需加强工程车辆作业的巡检,及时发现并制止作业人员的违规行为。
工程车辆是建筑施工的好帮手,但要是作业期间不注意也会变成夺人性命的“大祸车”!所以,驾驶工程车辆或在其周围作业时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编辑 赵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