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文物鉴定和文物鉴赏讲座活动、40个文创与非遗集市、文博专家讲座……为迎接一年一度的5·18国际博物馆日,16日,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开幕,通过灵活创新的方式和内容丰富的活动传递传统历史文化的魅力。
围绕着今年“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The Future of Museums: Recover and Reimagine)”的主题,该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承办。
为鼓励博物馆开展学术研究并创新发展,促进文物预防性保护,提高陈列展览和社会服务水平以及培养高水平的讲解员,全面提升广东文博事业发展,领导嘉宾在启动仪式上为“广东省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获奖单位、2019-2020年度广东省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优秀案例获奖单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广东省选拔赛”金牌讲解员、“第三届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获奖单位等颁奖。
启动仪式也公布肇庆市为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活动的举办城市。广州和肇庆两地领导交接了活动旗帜。
特别展览:《颂歌献给党:广东民间工艺中的红色经典》
值此建党100周年之际,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举办了《颂歌献给党:广东民间工艺中的红色经典》特别展览,展出:我们伟大的祖国万岁(惠来贝雕画)、誓把河山重安排(石湾陶)、百万雄师过大江(汕头金漆木雕)、青春之光(广彩)等红色经典的优秀工艺美术作品。充分展示广东省丰富且深厚的红色文化,展现建党百年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具有深刻教育性和艺术价值。
我们伟大的祖国万岁(惠来贝雕画)
誓把河山重安排(石湾陶)
百万雄师过大江(汕头金漆木雕)
青春之光(广彩)
文物鉴赏和鉴定:分享历史的智慧
活动当天举办了公益性文物鉴定和文物鉴赏讲座活动。上午9时30分至12时,陈家祠文化广场上开展了关于广彩、字画等公益性文物鉴定及咨询活动,鉴定专家何锋、潘鸣皋、杨穗敏到场为市民提供服务,现场反响热烈。文物鉴赏讲座于上午10时至11时30分在陈家祠会议室内同步开展。本次讲座中,专家林滔以《清雍乾时期广彩瓷器鉴赏》为题分享了宝贵的广彩瓷器的鉴定经验与技巧,帮助广大文博爱好者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黄应余以《中国书画鉴定小谈——以广东书画为例》讲述了关于广东带领大家领略广州书画的古老底蕴。
文创、非遗集市:线上+线下,把文物带回家
挖掘博物馆内丰富的文化资源,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播,“让文物活起来,把文物带回家”,是近年来博物馆行业对于文创开发的共识。本次活动现场开设文创摊位30个、非遗摊位10个。邀请粤港澳大湾区文创联盟成员单位到主会场进行为期三天的文创非遗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活动将持续至5月18日。邀请广东特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到主会场展销,同时进行现场直播带货销售,增强宣传效果,帮助文创产品走出“旅游纪念品”的局限,充分展现广东省文化创意及非遗文化产业新风貌,促进业界交流发展。
(原标题《来陈家祠把文物带回家!“5·18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