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故宫首发
读特记者 陆云红
2018-12-18 15:34

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主编的《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12月18日上午在故宫博物院举行首发式。该书是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中50个 “北京建筑”的提炼展示。

“我认为,它并非是一本简单的建筑遗产图书的出版,它是集作品、建筑师、设计思想乃至建筑师生平的展示,不仅勾勒出百年北京的建筑历程,还特别表现了在古都北京的背景下,中国建筑师书写下的城市与建筑的新画卷。”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

该书收录了以梁思成、杨廷宝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的代表作: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大学地质馆、清华大学早期建筑、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和平宾馆、北京市百货大楼等。以及第二代建筑师的代表作品,从北京儿童医院到五十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再到充分体现人居环境的北京菊儿胡同等,都体现了新中国建筑设计理念的丰硕成果。。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徐全胜说:“该书是新中国建筑时代北京作品的缩影与典范,它是新中国北京建筑师的智慧人生与创作思想的展现,从该书中我们可以读到向新中国北京建筑致敬的理由。该书何尝不是北京在坚守自身文化中追赶世界的恢弘图景,它用建筑的纪念碑承载下北京的骄傲与自豪。”

本书的策划与执行主编金磊表示,这确是一本有作品、有人物、有事件、有评述的书,它与业界通常看到的作品集最大的不同是按照20世纪北京建筑史的模式编就的,它与社会上读到的“品评建筑文化”书的不同是,它生动的描述了为20世纪北京经典建筑做出贡献的建筑师、工程师的故事,有许多史实是鲜为人知,是首次披露的。

首发式前还举行了“BIAD建筑与文化遗产设计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宣告成立的“BIAD建筑与文化遗产设计研究中心”是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等国际准则与国际化建筑文博发展趋势所成立的,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共同成立的跨界设计研究机构。它与通常建筑设计院所的遗产机构不同之处,它紧紧围绕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所界定的历史建筑与既有建筑的保护与更新的任务,全面开展以建筑遗产调研、修复、分析乃至20世纪建筑遗产的认定工作及国内外交流,它是在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迎接新中国诞生70周年前夕创办的建筑遗产设计研究“新机构”,它更将是建筑遗产传承与创新意义上的“固本创新”之举。正如徐全胜董事长所说,“BIAD建筑与文化遗产设计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应包括:推动国内外以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为中心的各类遗产的前瞻性研究工作;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认定、调研、传播等事项的工作;联合中国文博界开展以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规划设计研究为中心的工作;以文化创意设计研发为中心拓展建筑文化的系列推广工作;举行相关建筑文化遗产论坛、会展、出版、传播工作等。单霁翔院长、马国馨院士、徐全胜董事长等为“BIAD建筑与文化遗产设计研究中心”揭牌。

在主旨演讲环节,单霁翔院长以“20世纪遗产与北京这座城”为题,向与会嘉宾与建筑师讲述了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产生的客观背景、项目特点、发展脉络及保护现状,特别从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背后的“人和事”与大家分享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其中包括以梁思成、杨廷宝、杨锡镠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以北京建院五十年代“八大总”为代表的中国20世纪建筑先贤为北京建筑所做的历史性贡献;以张镈、张开济、赵冬日、华揽洪、戴念慈、林乐义、龚德顺、吴良镛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建筑师的卓越贡献。北京建院作为与新中国同龄的建筑设计单位,始终将建筑创作与遗产传承融为一体,在全国所有建筑设计单位中,北京建院入选20世纪建筑遗产的项目是最多的。单霁翔院长的报告深入浅出,恰似在业界与社会,评介、传播、普及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知识与文化的生动“讲堂”。

编辑 黄小菊

(作者:读特记者 陆云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