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深圳 | 深圳铸就内地金融“第三城”

深圳市统计局
2018-12-18 07:54
摘要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深圳金融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跻身内地三大金融中心。

第十二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吸引了众多金融界人士前来参加。

位于前海的桂湾金融区。

图1 1979-2017年深圳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图2 1979-2017年深圳市金融业增加值、GDP增速和金融业增速

图4 2017年深圳纳税百强企业各行业户数

图5 2012-2017年深圳市保费收入和增速

图3 2017年深圳市金融业占全市税收收入比重

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金融业从仅有几家银行发展到体系健全、机构众多、交易活跃的金融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圳金融业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国际化金融创新中心,金融体系更加完善,规模效益稳步增长,改革创新扎实推进,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支柱产业地位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对全市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全国性金融中心的崛起

经济特区设立之前,深圳金融业基础十分薄弱,银行仅有人行、农行、建行深圳支行等少数网点,证券、保险一片空白。经过近40年的发展,深圳金融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跻身内地三大金融中心。截至2017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059.9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3.6%,本外币存款余额6.97万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4.63万亿元,金融业总资产超过13万亿元,均居内地城市第三位,全市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439家,其中法人金融机构188家。在2017年9月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的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深圳由上期的22位上升至第20位,在内地城市仅次于上海和北京。(见图1)

回顾深圳金融业发展历程,深圳金融业从零起步,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1981年,深圳引进国内第一家外资银行——南洋商业银行;1987年设立全国第一家企业独资的招商银行和第一家股份制的深圳发展银行;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并试营业;1994年,深圳市政府成立高新投公司;1995年,深圳明确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重点产业;1996年,深圳市政府成立创新投公司以及中小企业担保中心;1999年,再次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2003年,中小企业板、创业板首先在深交所试行;2008年,深圳市政府退出可控风险的互保金贷款政策,设立30亿元的创投引导基金;2009年,深圳市政府成立再担保中心,受托管理政府再担保资金;2016年,深港通正式启动。在深圳金融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诞生了平安保险、招商银行、国信证券、创新投集团等一批朝气蓬勃的本地法人金融机构,已成长为国内金融细分行业领域的标杆企业。其中,2017年平安保险和招商银行分别跃居世界财富五百强第39位和216位。

金融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突出

(一)金融业持续高速增长,成为重要支柱行业

1979-2017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从0.16亿元提升到3059.9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28.3%,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5.9个百分点,高于同期第三产业年均增速6.6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从8.1%提升到13.6%,占第三产业比重从18.9%提升到23.3%。金融业增加值总量已跃升为国民经济行业20个门类中第二位,仅次于制造业。

从金融业增加值的主要时间节点看,1983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亿元,1988年突破10亿元,1996年突破100亿元,2009年突破1000亿元,2014年突破2000亿元,2017年突破3000亿元,达到3059.98亿元。(见图2)

(二)金融业贡献突出,成为财税收入重要来源

金融业成为税收的第二大支柱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深圳金融业发展迅猛,对经济发展和税收收入贡献突出。2017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国地税合计税收(不含海关代征和证券交易印花税)1118.7亿元,同比增长14.3%,占全市总税收的20.5%,成为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纳税行业。其中,货币金融服务(银行业)、资本市场服务(证券业)、保险和其他金融业分别实现税收642.0亿元、212.1亿元、220.7亿元和44.3亿元,分别增长24.1%、-24.2%、47.3%和64.0%,分别占全市税收收入比重11.7%、4.0%、3.9%和0.8%。(见图3)

金融业企业占纳税百强企业比重超三成。2017年,在全市纳税百强企业中,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纳税金额,金融业均排在首位。全市百强纳税企业中,金融业共有36户,共实现税收848.2亿元,占百强纳税企业税收总额比重达到44.6%,高于纳税排名第二的制造业27.4个百分点。(见图4)

加快建设国际化金融创新中心

深圳金融业以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积极培育本地法人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逐步发展成为涵盖货币、资本、外汇、证券、期货、保险、黄金等业务的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市场体系,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种类日益健全,不断创新,成为了深圳金融市场中最活跃的市场主体,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方兴未艾,践行着为经济发展战略配置各类资源的功能,助推着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银行业快速发展,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居内地城市第三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银行业稳步快速发展,银行资产和存贷款规模显著扩大,银行机构类型不断丰富,对全市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奠基性作用。

2017年,深圳市银行业资产总额为83840.34亿元,银行业累计实现本外币营业收入2111.04亿元,共实现净利润1146.35亿元。

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快速发展。本外币存款余额1990年只有360.65亿元,1994年便超过1000亿元,2002年超过5000亿元,2006年超过1万亿元,2015年超过5万亿元,2017年达到6.97万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990年只有373.98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2003年突破5000亿元,2007年突破1万亿元,2012年突破2万亿元,2015、2016年突破3万亿元和4万亿元,2017年达到4.63万亿元。从本外币存贷款结构上看,2017年本外币存款中住户存款1.12万亿元,占比16.1%;非金融企业存款3.30万亿元,占比47.4%;广义政府存款0.88万亿元,占比12.6%;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1.34万亿元,占比19.2%。从本外币贷款结构上看,2017年本外币贷款中住户贷款1.76万亿元,占比38.1%;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62万亿元,占比56.6%;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86.15亿元,占比0.19%。

(二)资本市场交易十分活跃,各项资本指标名列前茅

市场体系不断丰富,市场规模显著扩大。目前,深圳形成了以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为体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截至2017年底,深圳上市公司达到273家,排名全国第六;总市值5.34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三。其中,辖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及新三板挂牌公司分别达到79家、112家、82家和780家,总股本分别为1765.03亿股、945.49亿股、327.04亿股和340.14亿股,总市值分别为3.41万亿元、1.30万亿元、0.63万亿元和0.29万亿元。2017年,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及展示企业达13525家。

资本市场交易活跃,各项资本指标名列前茅。到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只有3家证券公司、4个营业网点和30多名从业人员。截至2017年底,在深圳注册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期货公司分别为22家、27家和14家。其中,证券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净资本、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3588.98亿元、3872.22亿元、3132.29亿元、697.04亿元和258.75亿元,此五项主要指标均仅次于上海,居全国各省市第二位;下属营业部1705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基金公司管理公募基金1482只,基金规模2.62万亿份、基金资产净值2.81万亿元,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期货公司总资产670.65亿元,客户保证金余额513.27亿元,全年累计代理交易额41.96万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100倍、155倍和339倍。同时,证券中介服务机构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底,深圳共有会计事务所分所34家、资产评估事务所3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11家及独立基金销售机构19家。

市场融资功能显著增长,对实体经济发展作用明显。2017年,深圳273家上市公司累计募集资金802.71亿元,其中在中小企业板募集资金305.20亿元,在创业板募集资金额109.55亿元。2017年底,深圳辖区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实缴规模1.67万亿元,居全国第三。

(三)保险业有序平稳发展,保费收入保持高速增长

保险行业实力不断壮大。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保险法人机构不断增多,目前共有保险法人机构25家,位居全国第三;总资产4.15万亿元,占全国保险机构总资产24.8%,位居全国第二;法人机构净利润941.09亿元,占全国保险机构净利润48.2%,为深圳贡献税收215.08亿元。

保费收入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全市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29.84亿元,较2012年增加628.61亿元,年均增长20.7%,保费规模首次站上千亿平台,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第四个保费规模达到千亿的城市。2017年,深圳保险业共发生赔款与给付支出257.13亿元,财产险公司赔款支出150.06亿元,人身险公司赔款与给付支出107.06亿元,其中满期给付为54.67亿元。(见图5)

保险中介结构不断优化。2017年,深圳保险市场共有中介法人机构129家,其中专业代理58家,经纪43家,公估27家,中介集团1家。专业代理实现保费收入229.52亿元,代理主营业务收入63.43亿元。经纪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16.71亿元,经纪主营业务收入12.9亿元。公估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3亿元。

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金融业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取得了巨大成绩,也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金融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创新引领,提升发展质量,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创新中心,为我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一步向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迈进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见习编辑 黄泽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