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为源头活水 今年前三季深圳银行业贷款余额7万亿余

读特记者 沈勇
2018-12-10 16:53
摘要

深圳金融行业创新迭出,为扶持实体经济带来资金的源头活水。

下载一个APP,就可以完成贷款的全部流程;通过大数据分析与筛选,就可掌握贷款风险控制……深圳金融行业创新迭出,为扶持实体经济带来资金的源头活水。记者获悉,今年前三季深圳银行业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23万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149.18亿元,同比增长23.3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54个百分点;贷款户数31.11万户,同比增加5.63万户,连续实现“三个不低于”目标。

金融创新各出奇招

“下载一个APP,小微企业就可以线上进行额度试算、预约开户、贷款申请、贷款支用、贷款还款等功能,让银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真正触手可及。”近日,深圳建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建行惠懂你”APP正式上线,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科技范。

记者在现场看到,企业经营者下载“建行惠懂你”APP后,只需要填写企业名称全称,勾选行业,填写企业上年度经营收入以及近1年企业纳税总额,选择性录入房产信息,就可试算出贷款额度,提前了解能贷多少钱。

“符合条件的客户可立即办理贷款,全流程在线操作,从申请到贷款支用只需几分钟。”深圳建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记者同时了解到,深圳建行今年1-9月实现人民币贷款余额5855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对公非贴贷款3024亿元,同比增长近24%。两项数据排名居同业第一。

传统银行扶持实体经济倚为长城,新兴金融业态也渐成主力。

“原来凭借订单也能贷到款,而且利息并不高。”深圳一家手机配件加工厂的负责人欧先生,对综合金融服务公司“小小金融”策划的贷款方案赞不绝口。随着订单不断增加,欧先生需要采购原材料,资金投入也随之增加。

“小小金融”工作人员根据他的情况策划贷款方案,由欧先生提供付款可靠的订单,凭借未来可靠的现金流入,从银行成功申请到贷款。最终欧先生以8%的利率贷得60万元。

小小金融总经理刘小峰介绍,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依然处于合理充裕水平,但实体经济仍然融资难、融资贵。要破解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需要想办法解决获客难和风控难的技术性问题。小小金融依靠金融科技,利用大数据分析与筛选,提高提高风控效率,这样服务1家企业和服务100家企业的成本相差无几。

目前,小小金融和多家银行、小额贷款、消费金融等公司达成战略联盟,为实体企业提供成功率高而且综合融资成本较低的解决方案。2017年小小金融撮合贷款规模超百亿元,预计2018年服务客户超过千万人次。

深圳金服平台融资92.3亿

在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政府“有形之手”在引导金融业扶持实体经济上也积极有为。根据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市金融办牵头,率先搭建深圳市创业创新金融服务平台(简称深圳金服),为企业与金融机构提供投融对接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2017年8月,深圳金服正式上线运营,截至2018年12月初,注册金融机构119家,发布金融产品和服务124项,注册企业1.83万余家,累计解决融资金额92.3亿元。

深圳金服集聚银行、保险、创投、担保等上百个金融服务主体,为企业提供各类增信服务和上百种融资产品服务组合;其次,深圳金服整合市公共信用中心、市电子政务资源共享平台、市税务部门、深圳供电局、市水务集团等多个政府单位、部门、行业协会的约130大项、19140小项数据类型,破解投融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深圳金服促进投融资便利化和服务质效大提升。”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金服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语义分析等“互联网+”创新要素,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改善企业主体用户体验。

据了解,深圳金服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确保平台行稳致远。政府引导方面,市金融办牵头,整合汇集调动市区两级政府的数据资源、政策资源、企业资源和宣传资源,并制定深圳金服配套的奖惩考核机制。市场化运作方面,平台上投融资双方遵循市场规律,自主撮合对接,政府不做行政干预;平台上银行、担保、保险等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可自主合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创新信贷风险分担模式

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金融机构也要盈利,如何能让他们消除后顾之忧?深圳创新信贷风险分担模式,引导资金流向企业。

“深圳市区两级构建了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信贷风险代偿、担保风险补偿、知识产权质押风险补偿等多种风险分担机制,鼓励‘政企联动、银保联动、投贷联动’发展。”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对银行向中小微企业首笔贷款和信用贷款、应收账款和存货抵押质押融资业务产生的坏账,分别按照损失的50%、20%,单个企业贷款最高100万元的标准补偿;对主要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公司,最高按照实际代偿损失的20%予以补偿,单户小微企业最高补偿100万元。

目前,市金融办、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财政委等多个政府部门正探索创新政银担、政银保等多种风险分担模式,引导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融资产品和服务。

为满足不同成长阶段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深圳还形成了“5+5”相对完善的融资服务体系,即直接融资方面,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势,大力培育企业上市、首创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发行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股权投资,对企业改制上市和新三板挂牌进行资金扶持。

此外,间接融资方面,深圳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建立重点民营企业池、实施中小企业联保增信计划、发展小额贷款机构、丰富金融服务机构。市政府引导基金出资35%,设立目前全国大中城市中规模最大的中小微企业专项基金——深圳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总规模达150亿元。

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记者 沈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