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濒临南海,毗邻港澳,华侨众多,自古就是我国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西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初开,广州、徐闻即为重要起点……千年岭南开放包容、崇尚实干的文化积淀,成为新时期激发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重要基因。”
一走进“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展厅,展板上的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开放,是深深融入广东血液的基因,也让广东始终挺立在时代发展的潮头。
纵观该展览,一件件展品生动展现了40年前广东敢为天下先开启中国对外开放大门的气魄,也展示了40年来,广东对外开放明亮的底色。
创办特区
率先开启中国对外开放大门
开放是深入血脉的基因使然,更是历史发展的要求。
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中央就开始谋划实施对外开放战略。1978年春夏,中央先后派出多个代表团出访欧洲、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一张照片还原了当时的历史。照片上参加谷牧副总理率领的考察团出访西欧五国归来的广东省代表王全国,在中山纪念堂向广东省处级以上干部传达出访考察情况。而这次传达使大家受到强烈震撼,激起了全省上下强烈的改革开放的愿望。
正是基于这样的愿望,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在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上代表广东省委向中央提出建议,希望中央给点权,利用广东有利条件“先走一步”。这一事件,由橱窗里一份《关于广东经济工作的情况、想法和要求》发言草稿展现到观众们面前。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试办出口特区。对中国改革开放具有深远影响的特区诞生了。
特区的诞生,是广东勇于先走一步的标志;而以“出口特区”命名,则充分体现其在诞生之日起就具有的开放特征。
从“出口特区”创办以后,曾经紧闭的广东开放大门打开了。广东下放利用外资审批权,使地方经济活力得到极大释放,诞生了广州绢麻纺织厂等一批直接进行对外贸易的生产企业,设立了一批驻外窗口公司,大量港澳人士和华侨的资金进入广东基建领域……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在一块展板上展示的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外贸增长情况显示,1979年广东外贸出口收汇创历史最好水平,比1978年增长32%;1981年比1979年,广东进出口总额增长56.2%。
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一份“在外售券境内取货”券更是让观众发现,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的居民用上冰箱等洋货便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开放的“土壤”让充满干劲的广东加速吸纳各种外来“养分”,为全国开放不断创造出可供复制的经验。
发展“三来一补”
助推珠三角成世界制造业中心
展馆中,一个复原20世纪80年代广东乡镇企业工厂生产车间的场景,把观众们带回了上世纪广东利用外资推动制造业起步的年代。而一份深圳上屋发热线圈厂“001”号协议书复制件更是引起不少观众关注。
1978年12月18日,深圳轻工业进出口支公司、宝安县石岩公社上屋大队与香港怡高实业公司签署了这份协议书,宣告深圳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诞生。在这家“三来一补”企业里,工人们一个月可以拿到过去一年的收入,大队集体收入大幅增加到几万元一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也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1978年,珠三角地区率先兴办“三来一补”企业,与香港形成“前店后厂”的紧密联系。而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也让珠三角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珠江模式”。
东莞太平手袋厂、深圳上屋发热线圈厂、顺德大进制衣厂、珠海香洲毛纺厂……一个个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的“三来一补”工厂,让广东不断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理念,让广东制造业得以迅猛发展,吸引更多外商来粤投资,也让广东开放的门越开越大。
正是有上世纪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的经验,广东尤其是珠三角才能发展成世界制造业中心,推动广东经济高速发展。而在此过程中,吸引、聚集的世界各地资源、人才,也为广东改革开放提供有力的支撑。
建设世界级湾区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引擎
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主席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展馆内,三地政府签署协议的照片展示了广东省新时期向更高层次开放进发的担当。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
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通车、重大交通干线广深港高铁让广深港一小时生活圈得以实现、港深两地在河套地区共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助力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一张张照片显示,一年多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驶入了快车道。粤港澳大湾区也成为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引擎和新高地,推动广东实现更深程度更广范围开放。
“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让人充满期待。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让我们在大湾区内的出行更便利了,而大湾区内的城市进一步合作、交融,也将给大湾区内各行各业的人员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带着一家人前来参观的罗先生说。
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广东自贸区建设提速;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互联互通、经贸投资、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广东将继续走在加快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路上,不止步。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