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议事厅|解码民营经济“深圳之问”
读特记者 周元春
2018-11-29 07:44

28日,深圳市政协主办、市政协经济委承办的“委员议事厅”围绕“解码民营经济‘深圳之问’”展开讨论。委员、嘉宾们认为,要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的市场、融资、转型难题,需要有精准、持续、落地的政策支持,从而让民营企业发展有信心、有资金,一门心思谋发展。

市政协副主席张晓莉参加活动。

■深圳民营经济占比大民企“气质”佳

深圳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如何?活动现场播放短片的一组数字说明,民营经济在深圳经济发展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深圳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占全市323万商事主体的98%;民营企业纳税占全市企业70%,提供就业岗位占全市80%以上;新增就业人员占全市90%以上……

与此同时,深圳民营企业“气质”颇佳。市政协委员、市公平贸易促进署署长高瞻认为,深圳的民营企业拥有市场意识强、自主创新能力足、运用国际规则维权水平高等特点。此外,委员、嘉宾们表示,深圳民营企业最具创新活力,而且享有好的营商环境和生态环境;深圳民营企业家具有国际化视野,既开放创新,又脚踏实地,让深圳的民营企业拥有其他城市民营企业不一样的独特“基因”。

■融资难成民营企业发展“拦路虎”

在活动中,委员们指出,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着成本高企、市场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市政协委员、市交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少华说,以市场竞争为例,在很多投资领域,“玻璃门”“弹簧门”“卷帘门”依然存在。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夏阳认为,跟不准入问题比起来更重要的是准入难的问题——一些政策已经放开了,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障碍。

而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市政协委员、全普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CEO车汉澍表示,老大难问题似乎今年特别难——当前不少银行出于自身风险防控,对民营企业惜贷。市政协委员、中小企业产业投资基金总经理叶亚丽等委员也指出,当前风投、股权融资等也因为政策性收紧而大幅减少。委员、嘉宾们认为,融资难给经营带来极大的挑战。

■精准制定扶持政策为民营企业发展“清障”

如何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遭遇的难题?

“民营经济发展遇到问题,短期内一定要加大扶持力度,长远来看最根本是要形成一个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归根结底在于政策制定的科学有效上。”夏阳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提升政策精准度,聚焦民营企业难点、痛点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二是政策出台前一定要做好社会面前瞻性评估,避免对社会心理层面造成不必要压力,甚至对民营企业造成误伤。三是要注重政策相互间协调,避免政策间矛盾。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政策执行效率。

市工商联专职副主席、市人大代表薛兴强表示:“公平是黄金。一视同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才能真正打破市场冰山。”

对于融资难问题,委员、嘉宾们认为,各地应该尽快出台实施细则,真正让民营企业敢贷款、能贷款。张少华说,2008年,深圳市工商联推动成立了民营企业互保金,10亿元资金池撬动了几百亿,盘活了一大批企业。因此,他建议成立一个担保集团,由政府投入500亿元,做互相担保,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市政协委员、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林洺锋建议进一步开放银行业,给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关于金融产品的服务。“能不能把债权融资变成订单融资、抵押融资变成商流融资?在途货品能不能作为货物抵押?”市政协委员、海格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梅春雷认为,要加大创新,帮助银行减少获客成本、管理成本,这样银行也将更加愿意做普惠金融了。

市政协委员、市钟表行业协会会长朱舜华则提出,要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公共支撑,从而支持他们加大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编辑 桂桐

(作者:读特记者 周元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