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有家名叫“老太原”的山西菜
是山西人从请客吃饭的首选
杏花堂 和老太原是同根生的兄弟
文艺的名字,让人听到就能嗅到花香
为什么叫“杏花”不是别的花呢
小编猜,山西盛产杏
可以吃、做果脯、杏花还可以酿酒
如今山西的杏花堂也开来深圳啦!
位于海岸城四楼
烧麦
烧麦有羊肉馅和猪肉馅
山西烧麦的外形很有特色
烧麦皮晶莹而又薄透,边口白如雪花
透过烧麦皮能隐约看到内陷
烧麦馅肉质紧实多汁
面皮带着面香,好吃到停不下来
汾酒红烧肉
听说这红烧肉加了山西汾酒
红烧肉的色泽鲜红诱人
刚一段到桌上来,就嗅到阵阵香气
红烧肉选择比较考究,肥瘦相间三层肉
红烧肉的口感很软嫩
肥肉部分肥而不腻,入口而化
红烧肉口味甜中带咸,肉香十足
猪肉并没有任何腥味,很满意
至于汾酒的味道,小编没吃出来
土豆片炒栲栳栳
专门百度来一下,栲栳栳原来是莜面
是山西人最爱的主食之一
薄薄的土豆片和面制主食一起炒
再放入一些辣椒,颜色看着相当诱人
栲栳栳的口感也很有特色
莜面弹而有韧性,土豆薄脆
有一种爆炒乐事薯片的感觉
虽说是一道炒菜,但也算是半个主食
可以看出, 山西人真的爱面食啊
晋南肉夹馍
和陕西的腊汁肉夹馍不同
山西的这枚肉夹馍不用白吉馍
而是选择用酥皮做成的面饼
酥皮肉夹馍外壳香酥薄脆
里面夹着的是剁好的肉馅
面香和肉香完美搭配,也很填肚子
面皮
山西人,陕西人都爱吃面皮
面团用水慢慢洗小,沉淀再蒸出
而洗到最后的则是面皮里配的面筋
面皮虽说是主角,但紧随却是辣椒
香而不辣的油泼辣子,让面皮格外开胃
面筋充分吸收了汤汁,很入味
不仅是开胃解腻的凉菜,也是一份主食
杏花堂酱肉
一份8块,量不算很多
猪肉切成正方形小块,肥瘦相间
酱肉的口感还算Q弹有劲
但是整体并没有酱的味道
旁边配着一碗山西老陈醋,用来提味
焖面
焖面顾名思义就是焖熟的
在河南,它则叫做 蒸面条
和河南的做法基本一样,豆角肉
炒好了之后和蒸过的面一起搅拌
最后盖上锅盖,将面焖熟
焖面的口角口感软嫩
面条油量,很软很筋道
充分吸收了汤汁的面条十分有味
配着蔬菜和肉一起吃,不能再美了
糖醋丸子
第一次吃糖醋丸子,很惊喜
肉丸经过油炸之后,再用糖醋做法
糖醋丸子外表挂满了厚厚的酱汁
闻起来一阵很浓郁的酸甜香味
油炸过的丸子很是香脆
和潮汕牛丸区别很大
炸的丸子淀粉会多很多
酱汁就是很标准的糖醋汁
和平时吃的糖醋里脊十分相似
虽然是油炸,但是不会腻
这大概得益于开胃的酸甜酱汁
小份糖醋丸子量不多
3~4人一起分享也是足够的
蛋卷
果然北方菜真的是相同的
这个是用鸡蛋皮卷着肉馅的一种美食
这道菜不仅可以做凉菜,还可以蒸
内陷可不单单是肉这么简单
还有葱姜蒜各种香料和土豆来混合
摊蛋皮也是个功夫活,要细致
火不能大,这样蛋皮才会香嫩
摊完蛋皮后在将肉馅卷进去
这道菜才算是制作完毕
蛋卷当然是配陈醋吃才有滋味
蛋卷的口感很弹,山西陈醋很提味
猫耳朵
当然这不是真耳朵,而是面食
其实就是把面搓成卷状,像猫耳朵
猫耳朵的吃法也很多样
可以炒、可以拌、还可以汤食
杏花堂的猫耳朵是纯手工搓的
虽然等待的丢丢久,但很值
浓浓的番茄汤,配着豆角和土豆丁
猫耳朵很有韧性,面香十足
一边喝着番茄,一边吃着猫耳朵
入冬的深圳,也可以瞬间让自己温暖了起来
不得不说, 山西人真的很爱面食
吃了这么多,一大半都是面
把面做出了各种花样和味道
给小编带来了不一样的味觉体验和感受
不仅能吃好,还能吃饱
尤其是对半个北方人的小编来说
山西,陕西的饭真的深得我心
福利时间:转发,就有机会得到小编送的出的杏花堂代金券两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