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成员工认为自己不会被AI取代,60后和70后最自信

读特记者 庄瑞玉
2018-11-25 20:56
摘要

新雇主经济到来,智能技术进一步改造职场,职场人的工作形态如何呢?

新雇主经济到来,智能技术进一步改造职场,职场人的工作形态如何呢?日前,智联招聘发布的《2018新型雇佣关系趋势调研报告》显示,55%的员工认为自己不会被AI取代,60后和70后最自信。同时职场人认为"沟通能力"与"创意能力"最不能被AI取代 。

"财务"岗位最担心被AI替代

人口红利的消失、技术的迭代演进以及知识经济的复合作用,让人才的地位日益提升。新雇主经济时代到来,2017年,新技术开始颠覆传统企业管理生态,合同约束力降低,组织边界模糊,智造基因在职场快速渗透。2018年,新技术在职场中的应用持续深化,员工能够从模式化、程序化和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事更具创意和决策属性的工作, 以更智慧的姿态发挥更大的人类专属价值。

根据智联最新发布的《2018新型雇佣关系趋势调研报告》,55%的员工认为自己不会被AI取代,面对人工智能的威胁心态淡定。在不同的年龄层中,60后和70后对自己最自信,认为自己不会被取代的占比高达73.7%和65.6%。70后和60后因为有了足够的工作经验,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财富,他们会更有底气相信自己不会被AI取代,但是年轻员工不论在阅历、人脉还是技术上都缺乏优势,所以会对自己的未来更加担忧。

调研数据显示,"研发"岗位的员工认为自己被AI替代的可能性最低,占比70.9%,而财务人员则最担心被替代。研发岗位可以称之为人工智能的"驯机师",他们创造着智能技术,对它的了解也更深刻。而财务岗位的工作属于典型的程式化、重复性内容,需要发挥创意和决策能力的机会不多,因此他们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77.1%的员工认为"沟通能力"最不容易被AI替代,"创意能力"紧随其后,占比68.8%。人工智能具备深度学习能力,当那些已经被归纳出算法的工作内容被编写成指令时,便意味着这个岗位可以被智能技术取代,但主动思考和共情能力却是他们难以实现的人类独有特质,"沟通能力"和"创意能力"因为是人脑中的思维和知识,无法被一套固定的指令所描写和捕捉,所以是被职场人珍视的未来竞争力。

同理,职场人认为一字型人才是未来趋势。调研数据显示,87.4%的员工认为以沟通,协作,创意能力为主的一字形人才在未来有更多的竞争优势。

弹性工作可以让求职者降低月薪要求

弹性工作属性一方面能兼顾企业管理员工的打卡机制,另一方面也适应工作生活难平衡的职场现状,从硬性规定,变成更有弹性的空间,能让员工获得更多的生活平衡感。实验数据显示,具有"弹性条件"的工作会更加吸引求职者。拥有时间弹性、地点弹性的工作申请率分别为0.40%和0.38%,而完全弹性的工作申请率最高,达到0.45%,弹性条件下申请率比非弹性条件下的高62%-92%。求职者甚至愿意为了"弹性工作"条件而降低薪酬要求。实验数据显示,在同一月薪等级内,申请率随着弹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地点弹性和完全弹性的工作的低月薪等级申请率大于无弹性工作高月薪等级的申请率。通过调研可以发现,弹性工作对求职者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更愿意申请具有弹性的工作,也会愿意为了弹性工作降低自己对薪酬的要求,但弹性工作是否会有更好的工作体验需要进一步验证。

由于平台的蔓延和数字化管理标准的提升,灵活就业在理论上已经成为可能,"斜杠青年"也一度成为热门概念,调研数据显示,78.4%的员工期待灵活就业,但实际具备"斜杠"身份的只有8%。之所以心向往之,但裹足不前,是因为74.7%的职场人认为灵活就业的"收入不稳定",64.9%的员工表示"没有社会保障",还有不少人在为市场环境乱、信用风险等社会问题担忧,想要全面实现灵活就业的愿景,在法律和制度上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和监管,保障灵活就业人群的生活质量和体验。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庄瑞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