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历史城区开平碉楼与村落嘉年华开幕
读特记者 啸洋
2018-11-24 20:42

“澳门历史城区”和“开平碉楼与村落”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仅有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为加强两地在文化领域上的交流,共同打造大湾区的文化名牌,澳门文化局与开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开平市文物局主办,澳门旅游局及澳门开平同乡联谊会协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澳门历史城区·开平碉楼与村落”嘉年华今日24日举行开幕式,开平市艺术团舞蹈及葡萄牙法多音乐现场表演助庆,场面热闹。

开幕式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主任叶炳权、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协调部副部长盛刚、开平市市长邝积康、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局长穆欣欣、旅游局局长文绮华、开平市委常委颜海娜、开平市常务副市长何武健、澳门江门同乡会会长甄瑞权、澳门江门同乡会副会长及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宣传大使麦瑞权及郑安庭、澳门开平同乡联谊会永远名誉会长区金蓉主礼。

今年两地文化部门首次共同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澳门历史城区·开平碉楼与村落”,为让市民深入了解两地文化遗产特色,一连两日的嘉年华将带来丰富、多元化的节目,包括多个特色摊位展示两地非遗项目如灰塑壁画、凉茶、狮鼓、镇濠泥鸡、澳门土生菜等;亦有来自两地的文创产品展示;现场更设有美食烹饪示范以及适合一家大小参与的游戏摊位。此外,在活动举行期间,在龙环葡韵圆形剧场有来自澳门和开平两地的艺术团体带来醒狮、民歌、舞蹈、音乐、折子戏等全日的精彩舞台表演。活动亦设有以两地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展览及讲座,通过精彩纷呈的节目,向广大市民及旅客推广开平市及澳门的文化特色,感受两地以至粤港澳大湾区深厚的文化底蕴。

“澳门历史城区”不仅是澳门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未来澳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养份和文化根基,而广大市民对文化遗产的爱护、支持开展保护工作,是“澳门历史城区”永续传承的有力保障。澳门文化局一直秉持“文化遗产 共护共享”的理念,加强与民间的合作与沟通,让文化遗产能够与广大市民的生活紧密结合,共享文遗保护成果。近年来,文化局透过举办多项公众活动,如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嘉年华、《文化遗产保护法》推广嘉年华、FUN享文遗讲座、内地与港澳中学生文化遗产暑期课堂、澳门文化遗产小小导赏员培训计划等,推广文化遗产保育知识,鼓励大众共同守护本澳珍贵的文化遗产,取得良好成效。

与此同时,开平碉楼与村落于2007年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在活化中保护,在保护中活化。”在修缮楼体的同时,开平逐步建立健全遗产点安全防范系统,建成了广东省第一个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平台——开平碉楼与村落监测预警平台,实现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另一方面,“旅游+文化遗产”模式逐渐应用到开平碉楼活化利用工作当中,成功塑造了“广东旅游看碉楼”的金字招牌。接下来,开平市文物局将与澳门文化局建立了沟通联络机制,建立保护活化经验共享机制,开展壁画、灰塑等方面的工匠交流培训,将两处世界文化遗产“连点成线”,以文化对话为桥梁,拓展江澳合作空间,携手打造在中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品牌。

见习编辑 黄泽霖

(作者:读特记者 啸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