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阵地强服务创品牌推创新 宝安:家风拂润吹开文明花

读特记者 叶志卫 通讯员 蔡巧宝 陈瑞恋
2018-11-23 10:02
摘要

11月18日上午,宝安区第十八届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启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无论是现场咨询台还是报告会会场,无不被家长们围得水泄不通。这是宝安区连续18年执着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的一个缩影。

宝安各社区开展的家庭教育活动丰富多样。

核心提示

11月18日上午,宝安区第十八届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启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无论是现场咨询台还是报告会会场,无不被家长们围得水泄不通。这是宝安区连续18年执着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的一个缩影。

家风拂润吹开文明花。如今在宝安,社区以馨和家园为阵地全面铺开家庭教育;微信上,“宝妈成长在线”在线学习平台覆盖到全区126个社区,目前已有60万人受益;在学校,通过开展咨询、举办论坛、专题讲座等方式,为家长们精心准备家教大餐,率先开展“合格家长”课程项目,实现家长培训全覆盖。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是家庭成员品格、文化素养、道德情操、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做好家庭工作,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是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重要着力点。在宝安区,由宝安区妇联系统牵头,多年来通过建阵地、强服务、创品牌、推创新等一系列方式,织就了一张全区家庭教育服务网络,让居民在不断学习、接受服务中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基层有阵地:以馨和家园为阵地全面铺开家庭教育

近日,在西乡街道臣田社区,一场以“破译孩子的行为密码”为主题的心理讲座,让臣田社区的居民得以与心理咨询师面对面交流亲子沟通技巧。

当天的活动,由西乡街道妇联馨和家园工作室的心理咨询师孙宁主讲。孙宁就亲子教育中的技巧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居民听得很认真,纷纷做起了笔记。讲座结束后,孙宁还与居民一起针对孩子平时在家出现的行为问题进行了探讨。

这是宝安区各社区馨和家园的一次日常活动。类似这样的家庭教育指导,目前在宝安各社区蓬勃开展,分布在全区126个馨和家园成为主要阵地。社区开展的活动丰富多样,比如,近日在新桥街道举行的活动中,社工通过电影向青少年和儿童普及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他们一起踏进电影之旅——《头脑特工队》,观影结束后,心理咨询老师带领参加者探讨影片中所反映的心理问题,从中分享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

这源于宝安区对基层家庭教育服务的重视。2017年5月,宝安制定了《宝安区街道及社区妇女儿童服务阵地建设工作指引》,明确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相关规定。指导街道、社区妇女儿童服务阵地根据社区的人口特征、妇女儿童的需求有所侧重地安排相应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功能,注入特色服务。截至2018年11月15日,全区126个馨和家园工作室中,有101个引进了心理咨询专业为主的工作人员,比例达到81.4%。宝安计划到2018年底,这项比例达到100%,在全区124个社区实现“一社区一心理咨询师”。

石岩街道浪心社区馨和家园心理咨询师张亚运说,家庭教育指导是他们工作的重点,比如,在暑假,她会给社区的青少年讲解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日常她通过讲座等方式,和社区的群众分享交流亲子沟通的方式。“馨和家园工作室的一个优势,就是扎根基层,心理咨询师、社工和居民时间长了都成了朋友,在开展家庭教育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她说。

全区有服务:顶层设计为全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

在宝安,不但全区在基层有社区家庭教育阵地,宝安区妇联还为全区的家庭教育提供全面指导和服务。

婆媳关系关系到家庭和谐,是家庭教育的一个焦点。日前在石岩街道龙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出“麻辣婆媳”——婆媳关系戏剧进社区服务活动举行。在现场,两名社工出演了一出由于孩子被欺负引发的婆媳矛盾剧。接着,在场的妇女们分别站在婆婆、媳妇的角度诉说彼此的立场、观点,大家分组探讨由剧情延伸出的日常琐事。戏剧的方式演绎婆媳关系,让居民启发很大。

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

宝安通过顶层设计,为全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和服务。上述“麻辣婆媳”——婆媳关系戏剧,正是宝安区妇联指导下,宝安区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女创慧”平台(女性社会组织创新聚慧空间),在全区推出的一个家庭教育项目。据了解,“女创慧”平台在2017年相继开展了“宝安区妇女儿童家庭服务项目创新大赛”等,甄选、孵化出35个面向宝安区妇女、儿童、家庭的公益服务项目。其中家庭教育类专题项目就有12个,涉及到家庭教育方方面面,比如《社区儿童探索自然世界》、《家长BangBang堂——家长正面教养能力提升计划》、《“幸福e家”夫妻成长营》等。女创慧平台为这些项目提供落地测试经费、启动金,并为优秀项目组织提供免费办公场所,直接全资购买部分项目,扶持这些项目和组织在宝安发展,让居民在喜闻乐见的社区服务活动中接受家庭教育服务。

“我们在参加‘幸福e家’夫妻成长营之后,才了解到夫妻之间需要更多的沟通互动,能够促进彼此的成长,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一位参加过该项目的张女士说。她表示,居民非常喜欢这样的家庭教育活动。

与此同时,宝安区妇女儿童服务中心还充分运用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的优势,探索家庭教育工作新路径、新方法,为基层开展的各项家庭教育活动服务。比如,举办了全国首个“家庭教育专业硕士课程班”和“家庭教育学科带头人培训班”,承接国家家庭教育十一五课题,培育本土家庭教育师资队伍;成立“宝安母亲支持联盟”,引入第三方智库型社会组织,关注新时期家庭服务热点问题,如全职妈妈群体、二胎妈妈分娩育儿等,全方位形成家庭教育服务的新格局。

传统有品牌:母亲文化节成为最接地气的榜样

坚持连续十二年举办宝安母亲文化节,让宝安不断取得丰硕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母亲文化节也成为一个持续影响到全区家庭教育的品牌活动。

女性在家庭教育中占据特殊的地位,在家庭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是文化传承、家庭和谐、子女成长等方面的关键一环。宝安区妇联一直注重母亲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作用,从2007年在全省首创母亲文化节至今,已经持续开展了十二届宝安母亲文化节,共评选出130名母亲典型、210余户文明家庭和最美家庭,在全区形成了强烈的示范效应。

比如,今年举办的宝安母亲文化节,从今年4月份起,宝安区妇联在全区范围内开展2018年寻找“美丽母亲”、“最美家庭”及“关爱家庭示范单位”活动,最终甄选出10位美丽母亲、10个最美家庭以及一家关爱家庭示范单位。这些甄选出的“美丽母亲”等具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共同点:通过优秀的家庭教育,培养出出色的儿女,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

比如,56岁的“美丽母亲”杨雪连,儿子在小学一年级时不小心骨折,儿子却很争气,躺在床上就把一学期的课程自学完成,最后由爷爷背着去学校考试,考了班上第一名。杨雪连说,她培养孩子就是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进步,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让他们自觉自律。最终她的儿子考入上海交大,现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京)工作,是一名航天科研精英。

类似于杨雪连的故事,就在群众的身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坚持12年,130名母亲典型、210余户文明家庭和最美家庭以及她们的故事,就是家庭教育最接地气的榜样、活生生的案例,引起家长的共鸣、思考和学习。

与此同时,更多的典型还在宝安涌现出来:2014年,赵强家庭当选全国五好文明家庭,2016年,黄勤立家庭当选全国最美家庭。她们的家庭教育故事,带动更多家庭见贤思齐、向善向美,在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形式有创新:在线学习亲子阅读深受欢迎

家庭教育在新形势下也需要创新。比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通过创新形式,让更多的人更快速地学习到家庭教育的内容?

宝安的一个方法就是打造“宝妈成长在线”在线学习平台,该平台由有社会影响力、有责任心、热心公益的女党员担任微信群群主,通过互联网+社群的模式,覆盖全区10个街道126个社区妇联。平台聘请婚姻情感、家庭教育、心理专家为宝安母亲做讲座,解答困惑,每周三晚上8点到9点开课,利用微信互动授课,深受社区居民欢迎。据了解,截至2018年11月19日,“宝妈成长在线”覆盖1000个微信群,共开展9个系列课程共69次微课培训,约60万人次在线听课

作为一名90后的“美丽母亲”,伍信漤的孩子还不到一岁,她表示“宝妈成长在线”平台对于新手妈妈真是一个福音,不仅能提升母亲的知识内涵,还普及很多科学育儿等家庭教育知识。

再比如,亲子阅读已经逐渐成为家庭教育一个重要内容,如何让更多的居民从中受益?宝安区三级妇儿服务阵地以区妇儿服务中心亲子坊品牌为依托,积极创新,以亲子阅读活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目前,宝安区的“向日葵亲子读书会”、“亲子读书汇”等,先后走进街道、社区,将亲子读书会送到居民身边,逐渐变成了一个品牌。“向日葵亲子读书会”近日就走进了松岗街道朗下社区,30余个家庭在老师的带领下,阅读绘本《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帮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不爱吃的食物。经过一连串美好的想象,平时挑食的小朋友把现场准备的小番茄吃光。

活动结束后,家长们说:“品读绘本的活动生动有趣,让我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改掉了不良习惯。”这正体现了该活动的一个初衷:以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珍惜友情、融洽亲子关系等为主线,让更多的人在亲子阅读中接受家庭教育。

与此同时,宝安还有意识地提升妈妈们的阅读能力,如组建宝安区阅读妈妈联盟,招募社区妈妈,组织线上和线下妈妈研读绘本工作坊,由专业阅读导师带领妈妈们共同研读绘本,逐步帮助妈妈们学会选择、赏析、讲授绘本,促进家庭教育的方式创新。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叶志卫 通讯员 蔡巧宝 陈瑞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