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到底有多强劲!一看地税收入你就懂

记者 段琳筠
2016-08-18 06:59
摘要

记者从深圳地税获悉,2016年前7个月,深圳地税共组织税收收入1912.7亿元,同比增长25.5%,增收388.6亿元,税收规模在全国大中城市继续排名第三。

记者从深圳地税获悉,2016年前7个月,深圳地税共组织税收收入1912.7亿元,同比增长25.5%,增收388.6亿元,税收规模在全国大中城市继续排名第三。

我市前7月税收全国排名第三

据深圳市地税局透露,今年1-7月份期间,我市地税共组织税收收入1912.7亿元,同比增长25.5%,增收388.6亿元,税收规模在全国大中城市继续排名第3。“2015年我市税收收入为2276.2亿元,同比增长32.9%,增收563.8亿元。连年的税收数据增长说明,深圳市近年来坚定不移地走有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方向明确,效果明显。通过积极助力创业创新和供给侧改革,我市已经进入‘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平稳可持续增长期,经济税收保持新常态下的稳定增长。”钱勇告诉记者,我市不仅在地税收入方面有着质与量的增长和跨步,在减免税收助力经济发展方面也是力度空前。据悉,今年前7月,我市地税累计为纳税人减免税收已达274.2亿元,同比增长42.9%。其中,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47.2亿元;落实国家重点软件企业税收减免30.6亿元;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52.9亿元,同比增长50.3%,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连续多年居全国之首;落实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免7662万元,同比增长49%;落实2年以上普通住房税收政策减免则为44.2亿元。

创新征管模式提速办税流程

我市地税收入连年增长,除却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升级发展等主要因素外,还得益于我市地税部门在征管模式和办税流程方面的大胆创新和积极探索。据悉,我市地税部门率先在全国打破传统“人盯户”“划片包干”的“管户”模式,建立起以纳税事项管理为主要内容、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管事”新模式。这一改革促使税务人员专注于风险管理,有效促进了纳税遵从,降低了“管户”所带来的“寻租”空间,也减少了对诚信纳税人的干扰。在此基础上,深圳地税还将涉税事项前置窗口办理,大幅精简资料和实行“全职能”窗口一窗办理,对部分业务推出“免填单”以及“同城通办”,彻底解决纳税人以往反映较多的多头问、多头跑以及资料繁琐等问题。

与此同时,深圳地税还积极以“营改增”为契机,深入推进国地税合作。目前,市地税局与市国税局已建立了各层级常态化协调沟通机制,包括联合税务登记、委托代征税款合作、信息共享、联合税收分析、联合税收调查、联合开展大企业管理及服务、协同开展风险管理、联合办税及办公、联合培训辅导、联合税收宣传、联合共建咨询热线、联合纳税信用评价共12个领域的工作,实现了常态化联合、协同,真正做到了征纳两端减负提效。

互联网办税“给力” 信息化改革强劲

钱勇还告诉记者,我市地税部门近年来尤为重视打造信息化办税平台和建设,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和纳税人需求,不断升级改造电子税务局和门户网站,实现了网上申报、缴税、打印凭证等业务的一站式服务;针对自然人群体推出了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方便市民“足不出户”查询个税信息、打印完税凭证等。同时,紧跟移动互联网发展,推出移动税务局、微信税务局,还率先全国将微信缴税覆盖至所有税种。

据悉,深圳地税目前已为纳税人打造了全方位的办税服务网络,信息化覆盖面由2009年的40%提升到目前的100%。网络办税成为纳税人选择的主渠道,2015年网络办税业务量占我局总业务量的88%,有效节省了纳税人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

今年1月起,深圳地税还按计划实现了微信支付对地税税种缴纳的全覆盖,纳税人在电子税务局或者移动税务局申报纳税并选择“微信支付”方式后,可以通过微信“扫一扫”进行扫码支付,也可以进入微信“城市服务”或者在深圳地税微信公众号输入纳税人识别号进行查询缴税。另外,深圳地税与商业银行合作,将缴税方式扩展到手机银行,纳税人在电子税务局或者移动税务局选择“手机银行支付”后登录手机银行APP,即可查询缴税账单并完成支付,至此,深圳地税打造了银税协议、网银在线、微信、手机银行四种支付方式互为补充的互联网多元化缴税体系,为广大纳税人带来了极大便利。

编辑 波塞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