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9点,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产科、新生儿科举行开科仪式。
产科开科仪式
新生儿科开科仪式
在开科仪式上,中山七院何裕隆院长强调,新生儿是祖国的未来,中山七院引进了中大医科最好的产科、新生儿科、儿科团队,将全面护航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做好优生优育服务贡献力量。
何裕隆院长致辞
中山七院苗伟书记指出,七院开业即有26个专科开放;经过半年左右的筹建,产科、新生儿科顺利开科,接下来还会有更多专科陆续开放。医院临床学科建设发展将逐步迈上新台阶,学科群更加完备,能够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就医需求。
产科主任李田、儿科学科带头人庄思齐分别介绍了产科和新生儿科筹备情况。庄思齐表示,新生儿科和产科都是围产医学的范畴,是保障新生命健康的孕育、出生和早期成长的重要临床学科,产科、新生儿科将不负使命,努力建成全国知名的高水平围产医学学科。
据悉,产科运营初期开放15张床位,运营成熟后将开放床位38张,月分娩量可达到200-300人次,将有效缓解光明乃至周边片区产科床位紧张情况。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深圳对产科床位需求明显增加,2017年,深圳新生儿数量达24万人,创历史新高。光明区作为新设立的行政区,产科资源尤为紧张。中山七院产科开放,将很好地填补这方面的的空缺。
中山七院产科现有医生15名,其中副主任医师3名,硕士12名,科室医生大部分从中山医科系统引进。产科主任李田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工作21年,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全面,擅长复发性流产、妊娠合并妇科良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及妊娠合并生殖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妊娠期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等)的诊治。目前,产房可提供家庭式陪伴分娩、导乐分娩、无痛分娩,盆底康复中心可为产妇提供全面的盆底评估和康复治疗,同时开展母乳喂养指导、通乳、催乳等特色服务。
新生儿科病房
二胎放开后,高龄产妇比例上升,高危妊娠的情况也比较多见。这就需要新生儿科的强力保障,对于出现早产、黄疸、窒息、感染等情况的新生儿给予及时、有力的救治。
中山七院新生儿科是全国新生儿医联体带头单位及理事会成员单位、中国新生儿神经重症监护专科联盟成员单位、泛珠三角新生儿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学科带头人庄思齐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全国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组长/名誉组长。新生儿科现有医师13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博士1名、硕士9名, 将在学科带头人庄思齐、科主任房晓祎的带领下,开展各种新生儿危急重症的救治工作,专注于新生儿健康与远期发展。
新生儿科配备有十万级层流空气净化系统,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保证空气洁净度、减少医院感染,设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全方位、无间断监控新生儿心电、呼吸、血氧等生命体征。同时,还设置了蓝光治疗室、早产儿室、隔离室、奶库、配剂室、洗婴室,配有进口新生儿暖箱和辐射抢救台、进口高级呼吸机、转运暖箱、脑功能仪、亚低温仪、床边超声机等高端设备。
新生儿科护理团队骨干多来自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其中主管护师4人,拥有丰富的新生儿专业临床护理经验,熟练掌握新生儿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的临床护理,可迅速有效建立动、静脉通道,熟练进行PICC置管、外周动静脉留置针、有创血压监测、换血等专科护理技术,引进早产儿发展性照顾、鸟巢式护理、袋鼠式护理等先进护理方式,为新生儿提供安全、舒适、温暖的生活环境。
产科病房。
中山七院是“三名工程”引进的重大名院项目,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占地面积23.52万平方米,规划总床位4000张;其中一期工程床位800张,2018年5月11日开业。作为中山大学在深圳市的首家直属附属医院,医院背靠拥有百年文化底蕴的中山大学医科和8家实力雄厚的附属医院,现有职工1100名,包含博士134名、硕士347名,高级职称85名,引进中大医科系统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团队26个。其中,29位临床专家现(曾)任省级以上医学(协)会主委、副主委;52%医教研骨干有长期(≥1年)海外执业、研究、访问学者等经历; 30%医生、100%科研人员拥有博士学位。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