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尔兹比港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奥尼尔共同出席中国援建的布图卡学园启用仪式。记者17日从深企中建钢构有限公司获悉,该项目由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作为投资方,中建钢构有限公司作为EPC总承包方建造。
布图卡学园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南部,是当地一座小学的改扩建工程。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根据中央和广东省有关部署,深圳市政府与莫尔兹比港签订了《友好交流合作备忘》,两地成为友好城市。布图卡学园作为该协议第一个落地项目,不仅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国地方政府援建开了先河。
77天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项目使命高、工期紧、责任重,接到任务后,我公司项目人员跑步进场。”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自今年8月初进场以来,30天内完成学校范围内13栋原学校校舍、2栋卫生所、9户居民楼、3户教师公寓以及6座坟墓的拆搬迁。面对多变复杂的地质环境、降水频繁的雨季施工、经常性断水断电、治安环境恶劣的客观条件,项目人员众志成城,全年无休,春节也依然奋战在项目一线,实现了五栋单体77天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创下莫尔斯比港的施工记录。
除此之外,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中国建筑标准化、规范化施工规范,整洁清新的施工现场为莫尔斯比眼前一亮,打造了新的样板工地。
在施工过程中,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每道工序施工前先进行技术质量交底。施工过程注重细节把控,严格按照图纸施工,质量隐患点销项排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巴新当地相关规范,监理验收一次合格率100%。所选每一道材料都实行样板引路,经项目部、设计院和业主三方认可,进场验收时严查产品合格证书,输出产品严保深圳质量。
打造装配式绿色建筑
据介绍,布图卡学园采用工业化建造方式,打造出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提高了建筑集成率,提高工作效率50%以上。同时还降低了施工污染,减少了80%的湿作业,减少建筑垃圾50%以上,并增加建筑的舒适度,增加建筑使用空间10%以上。
在学校设计的过程中,该公司根据气候条件及场地条件,提取当地传统建筑的建筑语言大屋顶、建筑低层架空等特点,并综合运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资料等五大绿色技术,通过多种设计策略,在充分满足建筑功能及实用性的前提下,使得建筑本身更加生态环保。
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设计方面,采用斜向坡屋顶有效遮挡太阳对屋面的直接辐射,减少热量对建筑空间热传导。同时,通过教室立面百叶窗,可将室内污浊的热空气从室内排出,室外新鲜冷空气则从建筑低层被吸入,如此达到室内外空气循环,同时建筑竖庭院形成自然的竖向拔风,将空气排除,达到自然通风的效果。
“中国建造”惠及当地民生
学校自开工以来,得到了双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建造”惠及当地民生。
中国建筑在巴新深耕多年,获得良好的口碑。中国建筑和中建钢构已陆续承建了星山广场二期等项目造福民生。
“民生项目的建设也获得了当地民众的大力支持。” 中建钢构相关负责人说,布图卡学园项目部员工和当地村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巴新和中国双方重大节日的时候,双方也会互相庆贺,亲如一家。在2018 年初巴新经历地震灾害时,公司数次组织员工进行震后捐款,为当地民众献爱心,与巴新人民共患难。“久而久之,乒乓球、中国结、中国年等中国文化成为当地村民喜闻乐见的元素。”
通过布图卡学园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教学环境,促进了当地的发展。该项目建设吸纳了当地数百人就业,同时提高了当地工人的施工技术水平,提升了当地民众的劳动技能水平,增强了就业能力。
“通过一个项目的建设,传递了中国文化,让巴新人更了解中国,也让中国建筑赢得了当地人的尊重,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该负责人表示。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