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银行卡诈骗的新闻,媒体曾经多次报道。不过,近期市场上又出现几种新型的诈骗手段,让市民防不胜防。记者整理了几个案例,为读者提个醒。
案例一:别捡天上掉的馅饼
近日,国内多地出现利用“行贿信”诈骗的案件。一般是受害人在路上捡到装有银行卡和行贿信的信封,行贿信的内容大致如下:“某处长:感谢您在招标过程中对本公司的大力帮助,因不方便登门致谢,特附上银行卡一张,里面是我公司的一点心意。密码是××××××,如果在取款中遇到问题,请咨询开户银行(400××××)。”
捡到信封的人往往会带着卡来到ATM机前要一试真假。插卡、输入密码、显示余额,竟然真的有几十万。但是点取款,自动提款机均显示“不予承兑”。于是又按照信上所说的号码拨打了开户行电话,对方答复:“先生,我们查到这张卡有×××元滞纳金,您只要往该卡号转×××元,就可以自由存取了。”不少受害人鬼迷心窍,往这张卡里存了×××元,结果还是不能取钱,这才知道上当。
据警方介绍,其实这是一种新型信用卡诈骗手段。不法分子先办一张额度为几十万元的信用卡,但会先通过不予激活或先行注销等手段,达到“能查到额度却无法取现”的结果。然后通过克隆卡技术,复制出若干张伪卡,将伪卡和伪造的行贿信装入信封,四处散播,故意让人捡到。受害人捡到的这张卡,由于磁条信息是真实的信用卡,密码也是对的,所以插卡时会显示余额,但取不出钱。电话咨询,犯罪嫌疑人会进一步诱导受害人缴纳“滞纳金”,方可取出卡内余额。这种诈骗手段近期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案例二:休眠信用卡被盯上
近日,还一种利用休眠卡的新型的信用卡诈骗手段值得大家当心。
犯罪嫌疑人第一步会网上购买个人信息,筛选合适人选,其中“70后”成了骗子眼中的“肥肉”。因为“70”后一般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有信用卡但不像80后那样频繁刷卡,这些不被经常使用,甚至是被遗弃在角落里的信用卡就是“休眠卡”。就算卡被盗刷或套现,受害人也不会及时发现。
第二步,犯罪嫌疑人根据其从网上购买的各种个人信息,办假身份证,假身份证只有照片是自己的,其余的信息都是受害人的。然后又拿了假证到通讯公司以假乱真,谎称手机卡丢失,并将受害人的手机停掉,补办手机卡。一般信用卡都是和某一个手机号码绑定,大部分的信用卡都是可以通过手机拨打客服热线的方式来进行挂失、补卡的。
第三步,犯罪嫌疑人通过手机拨打银行热线验证并补领新信用卡后,其就可以利用从银行骗取的信用卡肆意妄为了,一般都是通过POS机套现的地方,将卡中的钱全部套出,然后将卡弃之不管。
案例三:ATM机的提示电话是假的
近日,陈先生拿着银行卡,到某银行的一台ATM机上取款2000元。按正常程序操作后,卡里的钱被扣除了,却不见出钞。陈先生急了,恰巧见到ATM上贴有一张“银联”提示,提示有问题请拨打一个010开头的电话。陈先生发现周围4台机都贴有这样的提示,便毫不怀疑地拨打了电话。
电话接通后,对方告知这台ATM机正在升级,需要到其他机上尝试。于是陈先生找了另外一台机子,在对方的指引下,选择了英文界面操作,先后输入升级码(实际是一个转账卡号)、验证码(实际是转账款)等一系列操作后,陈先生卡上的18712元就转到对方的账号了。当陈先生收到扣款提示后,才意识到被骗了。据银行工作人员反映,他们在早上7时多发现ATM机异常,8时左右就拆除干净,且几乎每周都发生类似的情况,银行都是报警处理。
目前,陈先生取款时未取到的2000元,银行已退回,但被骗的18000多元则暂时无法追回。
来源 新闻晨报
编辑 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