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巡检、AI智能监控……“智慧燃气”首次亮相高交会

读特记者 庄瑞玉 文/图
2018-11-14 20:19
摘要

"人脸识别"自动开户,工业级无人机巡检管线,AI智能监控防范第三方破坏……第20届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于2018年11月14日在深圳会展中心正式开幕。

"人脸识别"自动开户,工业级无人机巡检管线,AI智能监控防范第三方破坏……第20届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于2018年11月14日在深圳会展中心正式开幕。深圳燃气今年首次参展,一批高科技应用集中亮相,这些应用展项既有专业的工程管理,也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服务。

燃气开户:

人脸识别在家就能办 年内将在深圳启用

深圳燃气依照"远程自助、流程便捷、无纸作业、安全可靠"的方案设计指导原则,在微信公众号创新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客户只需完成简单的六个步骤,包括阅读业务流程、验证开户条件、验证联系方式、提交托收银行账号信息、填写相关证照信息、提交开户申请,网络营业员在管理后台接收到客户提交的开户申请后,如果信息正确,则点击按钮将开户信息传送到CIS系统,完成一键开户。

据悉,该业务已于2018年1月9日在安徽深燃、九江深燃、赣州深燃、宜春深燃等9家异地单位正式开通,截止目前,在线开户功能共受理开户申请3000余单,深圳计划在今年底前正式开通这项人脸识别开户功能。

工业级无人机巡检:

提高巡查效率,实时传输巡查数据

据了解,为降低人工巡查风险,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自2013年起,深圳燃气开始引入无人机,目前已采购多台用于辅助巡查。

在进行山地管线辅助巡查及数据采集时,使用无人机对山地管线重点山体边坡进行巡查,录制、拍摄山体边坡现场实际情况,保存影像资料,上传至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周期性进行现场环境对比,可及时发现山体边坡隐患。此外,当高(次高压)压燃气管道周边发生大面积塌方、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突发事件时,抢险人员往往无法近距离靠近事故现场,使用无人机进行现场勘查,可很好的利用无人机高空视角,直观全面的勘查现场画面。与此同时,无人机中的视频远程传输系统可第一时间将现场画面传至调度中心或应急抢险指挥部,为指挥部人员评估灾情和制定抢险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AI智能监控:

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有效防范第三方破坏

在轨道交通14号线(宝荷站)工程处,有这样一个"人",它查看了工地现场134,079次,告警237次,有效识别报警准确率达到99%。能达到如此高监控次数和准确率的当然不是普通"人",而是深圳市燃气集团推出的AI智能监控系统。

据介绍,在深圳,共有6000多公里的燃气管线,可以说铺遍了深圳的大街小巷,而这其中,施工工地等第三方破坏是造成管道泄漏的重要安全隐患之一。AI智能监控系统基于AI技术进行数据行为分析、自动识别和智能侦测预警,可智能识别工程机械(如挖机)、车辆、人员入侵控制区域,管理系统秒级发出告警信息,实时切入远程应急呼叫喊话警告等功能,对可能破坏燃气管道的不安全行为进行预警,对施工现场的挖掘机和车辆等工程机械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实时监管,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变"事后应急"为"事前预警"。

压力能发电: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发电平稳上网

50万度电,按照家庭月均用电量通常100度左右计算,够普通家庭用125年。深圳燃气推出的中型天然气压力能发电上网项目,将天然气在调压过程中浪费的压力能进行发电上网,同时实现与场站原有工艺的无缝衔接和发电的平稳上网,全年大约节约50万度电。该天然气压力能发电上网节能减排示范项目,位于江西宜春市宜春深燃天然气有限公司宜春门站内,在国内创造了良好的运行记录。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庄瑞玉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