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品三聚氰胺检测连续7年合格率100%

2016-08-17 08:22
摘要

中国奶业协会16日在京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根据报告,2015年全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5%。

中国奶业协会16日在京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根据报告,2015年全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5%。  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检测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100%。我国乳品质量安全风险处于受控范围内,整体情况较好,为历史最好水平。

建立完善乳品质量检测体系

“2008年以来,中国奶业痛定思痛、重新启航,政府部门狠抓质量安全整顿,企业协会抓紧提升行业生产管理水平,经过8年的努力,国内奶业已逐步走出低谷,奶业振兴也有了很好的基础。”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承表示。

QQ图片20160817002016

据了解,8年来,我国奶业整顿振兴主要从三个环节入手:

在奶牛养殖环节,不断加大对奶业的扶持力度,实施了奶牛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存栏100头以上奶牛的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8.3%,比2008年提高了28.8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奶农专业合作社超过1.5万个,是2008年的7倍多。

在收购和运输环节,全面开展奶站清理整顿,严格准入管理,坚决取缔不合格奶站,奶站数量从2008年的2万多个减少到8500个,奶站的基础设施、机械设备、检测手段和人员素质水平显著提升。生鲜乳运输车全部实现专车专用,持证运输。

在乳品加工环节,对乳制品及婴幼儿奶粉企业生产许可进行重新审核,淘汰了一批奶源无保障、生产技术落后的企业,大力推进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有力保障了乳品质量安全。

“2008年以后,我们吸取深刻教训,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乳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北京)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加启介绍,目前我国对奶制品的检测共包括营养指标、卫生指标、健康指标、污染物残留指标等四大指标,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奶制品质量动态,有效预警防范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

2015年,我国奶类总产量已经达到387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印度和美国。

“目前国内奶业生产和乳品质量安全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远高于我国其他食品抽检合格率,可以说乳制品已经成为我国最安全的食品之一。”王加启说。

针对公众关心的生鲜乳抗生素残留问题,王加启表示,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都制定了严格的抗生素残留标准,奶牛使用抗生素期间必须要有休药期,期间生产的牛奶不能出售和使用。“2013年到2015年的抽检结果显示,没有发现使用违禁抗生素药物和抗生素超标现象。”

中国乳品赢得肯定

近年来,国人热衷于代购、抢购国外乳产品,这其中既有对国产乳制品的不信任,也有对外国乳制品的质量“崇拜”。那么,进口乳产品质量一定好于国产乳产品吗?

根据报告,2015年,农业部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对我国23个大城市销售的巴氏杀菌乳、超高温灭菌乳和调制乳等液态奶产品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国产液态奶与进口液态奶相比,黄曲霉素M1、兽药残留和重金属铅等风险因子没有显著差异,均符合我国限量标准,而牛奶热加工的副产物糠氨酸在进口灭菌乳样品中的含量高于国产灭菌乳。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认为,我国主要乳品企业生产设备、加工技术大都源自国际知名厂商,管理运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伊利、蒙牛进入世界奶业20强,君乐宝婴幼儿奶粉通过国际公认的全球食品安全标准(BRC)A+顶级认证,其婴幼儿配方奶粉经香港的严格检测和审查,已经进入香港市场,现代牧业、飞鹤乳业还获得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金奖。这些走向世界的乳制品,是对中国奶业的高度肯定。

“现阶段我国奶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症结和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竞争力还不够,但是我们有信心,通过八到十年的不懈努力,实现民族奶业的振兴。”谷继承表示。

来源:新华社

编辑:张雪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