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巨唐——七至九世纪的唐代物质与器用”展深博开幕

读特记者 刘莎莎 /文 胡蕾/图
2018-11-08 20:28
摘要

唐代距离今时今日已有千年之久,唐代的文物本就难得一见,更可贵的是,展览展出的文物保存完整、品相精美,历经千年而不朽,陈列在展柜里,诉说着过往

“煌煌•巨唐——七至九世纪的唐代物质与器用”展览。

唐,是中国人记忆深处的美梦。它有辽阔的疆域和交融的民族,有高耸的宫阙和气势磅礴的殿堂,有伟大的诗歌和盛世辉煌。它的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百花齐放。11月8日,“煌煌·巨唐——七至九世纪的唐代物质与器用”展览在位于市民中心东翼的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4月7日,市民可免费参观。展览展出169件(套)华美珍贵的大唐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2件,并有数十件文物是首次展出。本次展览由深圳市文体旅游局主办,深圳博物馆、深圳望野博物馆承办。

市民观展。

全方位立体还原唐代生活

唐 弟子张俊 印刷本经咒。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在海外“唐”是中国或与中国有关事物的代称,中国为“唐土”“唐国”或“唐山”,中国人为“唐人”,中国人聚居之地则为“唐人街”。这便是世人对于那个四海升平、繁荣开放、辉煌盛世的回忆与向往。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王朝,也是人类封建社会的高峰,“始以武功一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醴泉九成之宫,殿宇飞檐后的绿树青山描绘着李唐的帝祚蓝图。本次展览是深圳博物馆近年来少有的一次唐代文物专题展,令人眼前一亮。展览名曰“煌煌·巨唐”,以彰盛世之气。

公元7-8世纪 玻璃旋纹筒杯。

展览 以“大历史观”和“以物证史”的概念建构,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河山万里”,展现锦绣山河作为国家的屏障,为大唐带来了的物阜民丰、百姓安乐;第二单元“政通国泰”,展现唐朝制度自信,先进的制度保障唐代人才济济,让人民生活安全感和幸福感十足;第三单元“梵呗佛光”,展现唐代佛教艺术的成就和对社会各个生活层面的影响;第四单元“城坊百业”,展现唐代农业、商业和手工业全面发展的繁荣景象;第五单元“四海升平”,汇聚中西风格器物,从世界视角展示四仪来朝的开放气度。展览开幕当日现场嘉宾云集、人气极旺。

唐代 环首直忍铁刀。

美轮美奂历经千年而不朽


市民观展 。

“煌煌·巨唐——七至九世纪的唐代物质与器用”展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即便是“文博小白”步入展厅也会为之震撼,大有开眼之感。唐代距离今时今日已有千年之久,唐代的文物本就难得一见,更可贵的是,展览展出的文物保存完整、品相精美,历经千年而不朽,陈列在展柜里,诉说着过往。走进展厅,就有惊喜,一件精美的“唐代对鸟树形金饰片”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睛。据悉,这件金饰片原本是装饰在某件漆器之上,物件虽小,却极其美妙,唐代工匠用简练地笔法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对鸟和一棵秀美的树。

唐代孔雀禽鸟纹葵花青铜镜(绣腿)。

接下来的一件“唐代孔雀禽鸟纹葵花青铜镜(绣腿)”则令女性观众为之倾倒。这件青铜镜雕刻着一对开屏的孔雀,孔雀的腿上还绑着红线,一左一右,极其传神。镜子的上下方还刻有禽鸟呼应。深圳望野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阎焰告诉记者, “煌煌·巨唐——七至九世纪的唐代物质与器用”展已在东莞、西安、天津、临安、江阴展出,此次在深博展出是一次“回家之旅”。此番在自家门口展出,阎焰馆长透露,又加入不少“猛料”。

唐代孝子图塔式瓶局部。

“这一次的展览规模是最大的,展出器物也是最多的。”阎焰说,“出于保存保护的考量,部分文物是不出深圳的,因为望野博物馆在深圳,这些东西只能在深圳才可以看到。”在过去的展览中,已经有不少展品被观众封为“网红”。除了唐代对鸟树形金饰片和唐代孔雀禽鸟纹葵花青铜镜(绣腿),还有唐代三彩山子、唐代孝子图塔式瓶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展品中还有一件“唐弟子张俊印刷本经咒”。都说宋版书是“一页千金”,唐代印刷品存世量更是稀少,这件唐代的印刷品保存完整,页面上每一个字都清晰可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极其难得,十分珍贵。

编辑 郑蔚珩

(作者:读特记者 刘莎莎 /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