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清目,纸短情长 二百年藏书家手札展在深展出一周

读特记者 张锐
2018-11-08 18:08
摘要

11月6日至11月12日,深圳资深藏家、寄梅堂主人王鹏在深圳尚书吧举办《见字清目.寄梅堂藏二百年来藏书家手札展》。

11月6日至11月12日,深圳资深藏家、寄梅堂主人王鹏在深圳尚书吧举办《见字清目.寄梅堂藏二百年来藏书家手札展》。

作为尚书吧二十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手札展精选出王鹏几千件藏品中的120通先贤手泽,从清代到民国直至当代,囊括翁同龢、俞樾、叶德辉、张之洞、王闿运、李慈铭、黄遵宪、樊增祥、陈三立、陈衍、沈增植、罗振玉、梁启超、傅增湘、刘半农、顾颉刚、章士钊、陈垣、周作人、胡适、钱穆、董作宾、黄侃、茅盾、钱基博、谢国桢、钱钟书、张大千、丰子恺等中国近现代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概括了书史中的考订家、校雠家、收藏家和鉴赏家。见信如晤,纸短情长;有情世间,相逢不晚。信札中不仅包括这些文化名人的日常往来,部分还涉及到重大的历史事件与学术探讨。

王鹏1967年生于沈阳,斋名寄梅堂,是深圳资深书画及手札收藏家,好文史及书画篆刻。曾在辽宁美术出版社工作,80年代末结识了杨仁恺先生,并拜入门下学习书画与鉴定。杨先生是中国著名古书画鉴定家,曾任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在杨先生指导下,王鹏为辽博所藏清宫散佚书画做了大量的复制工作,也是杨先生所著的《国宝浮沉録》上海古籍版编辑人员。97年起在何香凝美术馆担任展览策划十余年,而后辞职专注收藏,主收文人书画与手札。

浸淫书画鉴定三十年,练就了王鹏一双“慧眼”,他眼光独到,长于鉴赏,收藏宏富,成就广大。藏品不仅体量庞大,而且品相、形制、价值等都极,艺术性、学术性与历史性三者兼备。为配合展览出版的《二百年来藏书家手札展作品集》印刷细致精美,也十分具备观赏价值,120件藏品一经亮相已经在国内信札收藏界引起轰动。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