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924万粉丝的“博物君”在深圳领了个大奖!
读特记者 张锐
2018-11-06 20:25

为鼓励自然写作者,也让读者阅读到更多优秀的自然好书作品,近日,首届“中国自然好书奖”颁奖典礼在深圳华侨城欢乐海岸创展中心举行。这是第一个以“中国”命名的、以自然为写作主体的公益图书奖项,现场正式揭晓了“年度十大自然好书”。活动当天,本报记者有幸专访了其中两位获奖作者——拥有924万微博粉丝的“博物君”张辰亮,和中国最早一批倡导、指导观鸟活动的专业学者赵欣如。

张辰亮——

是粉丝量924万的“博物君”,也是畅销书作家

海错图笔记·贰。

说起张辰亮这个名字,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提到微博上经常回答网友日常提问的“博物杂志”,不少人都免不了会心一笑。张辰亮从小喜欢“玩虫子”,喜欢阅读《博物》,长大后读到昆虫学硕士,便进入《博物》工作。目前,他的正职工作是《中国国家地理》子刊《博物》的编辑,他主要负责《博物》官方微博的管理者,“博物君”是网友们对“博物杂志”微博管理者的昵称。他常用诙谐简短的语言,解答网友对于生物等方面的疑问。比如,有网友在小区里看到一条蛇,拍照发博询问“博物君”是何品种。他答到:“赤链蛇,无毒,但是被抓时会分泌臭液。你过你的小日子,它躲它的墙旮旯,不是很毒,但是很臭,不要安排,当没看见。”令人忍俊不禁。

张辰亮的爱好和学识并不仅仅体现在网络科普上。他所著的于2016年出版的《海错图笔记·壹》大卖20多万册,截至目前先后重印了近20次。《海错图笔记·贰》更是获得了此次颁发的“年度传播奖”。谈到该系列图书的写作,张辰亮说,2014年购买了故宫出版社出版的《清宫海错图》第一册,对于其中古人所描绘的海洋生物愈发好奇,它们是否存在过?在今天与什么生物相对应?从2015年起,张辰亮便开始了漫漫考证之路。

在组委会为他撰写的颁奖词中这样写到:今日的“博物君”用现代的科学方法鉴定、考证、分析,创作出了幽默诙谐的《海错图笔记》。在隔代的对话,古今的碰撞中,不仅可以看到知识的更新,也不难发现中国海洋环境的恶化和变迁,警示世人该如何行动。在张辰亮看来,博物学与天下万物相关,对于科普极有意义“你很难跟孩子说明白什么是DNA、RNA,但却可以带他们去抓昆虫,制标本,从他们感兴趣的入手,领他们入门。”张辰亮说,如今的社会氛围更加开放包容,获取自然知识的途径也更丰富。“对什么感兴趣是很自由的一件事,现在不会有人说这么大了还喜欢玩虫子是‘不务正业’”。

张辰亮曾多次来到深圳,他非常喜欢大鹏半岛的滨海环境,在那边看到过很多《海错图笔记》中出现的海洋生物。他说海边的生物密度高,是非常适宜自然观察的好地方,“找个懂得人带着,边走边讲边学,比单纯看书要记得牢,有意思”,张辰亮说。

赵欣如——

鸟类在给人类讲自然的故事

中国鸟类图鉴。

长久以来,中国观鸟爱好者将英国的马敬能博士于2000年编写的《中国鸟类野外手册》视为珍宝。而此次获得“在地关怀奖”的《中国鸟类图鉴》,由中国本土作者团队编写,通过大量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将1400种鸟的信息、彩图、分布图浓缩进一本可以轻松塞进行囊的实用工具书,为研究、探索,保护鸟类提供了翔实的基础。可以说是在该领域中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

观鸟行为起源于200多年前的英国,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民间观鸟活动开始于1996年。据赵欣如回忆,早期中国的观鸟爱好者普遍“拥有对鸟类热爱的朴素情感,但没有任何动物学基础”。从那时起,利用动物学开展科普教育、做一本中国人自己的专业鸟类图鉴的想法在赵欣如的心里生了根。

赵欣如认为,真正的科学是接地气的,而鸟类学就是连接科学与爱好的一个绝佳科普桥梁。“鸟类的美是立体的。它的外表美丽,行为复杂,能够带给我们非常多元的信息”。他提到,鸟类的美不在于羽色的艳丽,如麻雀、鹌鹑等生活中常见的朴素鸟类,其外形及羽色细细看来,也有一种和谐、自然的配比之美。而像园丁鸟、天堂鸟、黑琴鸡等鸟类拥有优美的舞姿。红腹锦鸡、白腹锦鸡两种同属雉类的雄鸟,却能在发情期展现截然不同的求偶炫耀行为。如此种种,正像赵欣如所说:“认识鸟类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能认出多少种名字,说得出分布和习性,其实观鸟就是在看一本有关自然的书,鸟类在给人类讲自然的故事。”赵欣如提倡,建立科学的认知理念,通过对鸟类的观察在大自然中大开眼界。

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