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流感防控学术大会在深召开,发起设“世界流感日”

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深三院 文/图
2018-11-01 19:42
摘要

11月1日,“亚太流感防控学术大会暨1918大流感百年纪念会议”在深召开。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因其抗原容易发生变异,传播迅速,可引起大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全世界存在重大影响。11月1日,“亚太流感防控学术大会暨1918大流感百年纪念会议”在深圳召开。在本次会议上,来自全世界的相关权威卫生组织与专家共同倡议,今后将每年的11月1日,设立为“世界流感日”。

据了解,此次设立“世界流感日”的倡导组织包括有:世卫组织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国际微生物联盟、亚太控制流感联盟、亚太生物安全协会、《柳叶刀》、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国家流感中心、深圳市预防医学会、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等。

主办方表示,“世界流感日”设立后,将有利于凝聚全世界全面开展流感防治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及时有效应对疫情,切实降低人群暴发或流行的风险,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减少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推动解决制约流感防治发展和公众健康改善的全局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问题。

“之所以选在11月1日,是因为在北半球,尤其在中国,每年在10月以后就开始进入流感流行期,为了呼吁人们重视流感预防,作为‘世界流感日’的主要发起国,中国选择了这一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接受采访表示,“世界流感日”的设立意义深远。“首先为了纪念1918年大流感,其次希望能加速科研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对流感的研究,通过创新性研究能制出新药、新疫苗,此外提高公众对流感的认识和重视,同时推动非政府组织和政府一起承诺共同关注流感。”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深三院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