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生态语文教育创新发展论坛在深举行

读特首席记者 姚卓文 文/图
2018-10-29 18:07
摘要

校长专家教师齐聚一堂 探索语文教改之路。

10月27日—28日,为总结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展示语文教育创新发展的理念、政策、实践及学术成果,第二届生态语文教育创新发展论坛在深圳华侨城中学举行。各地教科院、国内外高校及科研单位专家学者,教育、外交、文化、语言、新闻出版等领域特邀嘉宾、全国知名中小学校长、语文教研员、语文教师等上千余名语文领域教学精英齐聚一堂,为探索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之路建言献策。

第二届生态语文教育创新发展论坛开幕式现场

据悉,本届论坛是继去年首届博鳌生态语文教育创新发展论坛之后,在国内的第二届语文行业类盛会。它主要以“改革开放四十年、语文教育迈入新时代”为主题,围绕语文教育与文化传承、语文教育与学科提升、语文教育与生命发展、语文素养与能力的测评,以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普及与发展等五大议题展开。着重探讨新时代下生态语文教育的新使命,共同打造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下的自然、和谐、开放、创新、共享的语文新生态。

本届论坛由全国生态语文教育论坛联盟主办,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深圳市华侨城中学、北京语之悦教育文化中心协办,天津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文学院、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等单位提供学术支持

在嘉宾主讲环节,各位来自学科内的精英专家与学者各自发表了对生态语文的看法。首先是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吕同舟以“语文教育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成长”为主题,从语言的本质和语文课的价值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对一线语文教学的思考。他说,中国用四十年的时间完成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用最少的投入实现的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义务教育,不仅使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而且构建起了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完善的教育体系,所以这四十年来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个发展。

他表示,语文课特别是语文教学一定要坚持人文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坚持用人文教育统摄能力培养。第二是语文课特别是作文,一定要去功利化,要追求将话,反对假大空。语文课的价值,我觉得是教人求真、教人向善、教人识美。

北京大学程郁缀教授

作为特约嘉宾,年过七旬的北京大学程郁缀教授带来了精彩的“唐诗与人文精神”的主题演讲。他说,诗歌也是语文重要的内容,诗歌的人文精神也是生态语文的一个核心价值。通过种种历史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意义,吸引了会场的阵阵掌声。

生态语文理论的首创者、中国教科院教改实验区特聘专家罗珠彪教授

生态语文理论的首创者、中国教科院教改实验区特聘专家罗珠彪教授也以生态语文教育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主题,全面诠释了生态语文的形成和七大能力的研究与落地。他表示,生态语文是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希望能够通过平台的力量去进一步挖掘生态语文的概念、宗旨、价值和素养,进一步对生态语文指数测评、生态语文课程开发、生态语文课堂构建等内容进行挖掘性开发,全面引发一个民族对语文学科“生态”意义的思考。

除了主会场的回顾与展望外,论坛的分会场也以“新时代生态语文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考与探索”进行了专题研讨,还有生态语文优质课展示等。据悉,第三届生态语文论坛将于明年在贵阳举行。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姚卓文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