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6日,“创新·可持续发展”西丽湖论坛在深圳举行。作为西丽湖论坛平行论坛,国际科技创新园区发展论坛16日在深圳大学城国际会议中心启幕。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知名企业等各界精英齐聚一堂,为城市科技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打造科技园区创新高地建言献策。
论坛围绕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目标和功能定位,结合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优势,集结来自全球的专家智脑,共同凝聚出卓越与创新发展的华章,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全球科技园区服务创新高地,树立“西丽湖标杆”与“深圳样本”。
大会由主题演讲、成果发布和圆桌论坛组成,分为“共思·科技引擎发展的未来之向”、“共探·科技创新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破局之路”、“共创·新时代全球视角下科技园区的服务之变”三个篇章,通过分析未来科技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对全球各国际化园区科技产业培育的积极探索与成功实践总结,探讨科技园区面向未来国际产业的服务创新。
该论坛由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ASP)发起,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政府外事办公室、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广东启迪集团、启迪之星承办,深圳自动驾驶智能研究中心协办。
携手同行,打造科技园区创新高地
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ASP)主席陈鸿波在致辞中表示,“已经有六十多年发展历史的科技园区,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推动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继续发挥科技园区的区域创新引领和推动作用,是摆在所有科技园区管理者,专家和学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未来IASP愿意充分发挥科技园区运营经验积累和国际行业资源优势,通过在中国举办专题会议,科技园区代表团互访等各种方式和途径,加强中外科技园区及相关机构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为世界科技园区行业创新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贡献力量。”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一级调研员王宁表示,深圳高新区将牢牢把握“高”“新”发展定位,以创建国际领先的科技创新园区为己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向“创新引领发展”的战略跃升,积极推动部省市共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促进科技、教育、产业、金融“四融合”,着力把科教城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智核”。
共同思考,把脉科技引擎发展方向
《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2-2025 年)》提出,到 2025年,深圳实施“强基”“突破”“加速”“融合”“汇聚”五大工程,构建未来技术应用场景,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如何把握未来产业趋势,助力企业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成为产业园区的重要议题。
欧洲科学院院士刘洪海结合自身及企业实践经验,从科技园区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把脉,分享诸多新颖建议,鼓励企业大胆创新,走出变局,为企业未来挖掘新行业与新赛道提供宝贵思路。来自腾讯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刘莫闲则带领大家从企业与市场的视角,继续探索前沿趋势,聚焦未来有望落地的科技趋势,让大家意识到,数字科技正前所未有地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共同探讨,寻找园区发展破局之路
深圳市南山区目前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4000家、国内外上市企业 174 家,PCT国家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 12.9%,全社会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达 5.87%。
南山科兴科学园总经理唐项睢基于本土发展,总结了这座城市科技创新发展从0到1,从1到N的持续突破中有迹可循的经验与策略,分享了科技转化新时代下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之思。
荷兰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是“欧洲最智慧的一平方公里”,因主张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机构,被视为“全欧洲举足轻重的科技园区”。会上,荷兰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发展部主任Cees Admiraal,采用视频连线的方式为大家分享了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创新之路。他充分肯定了科技园区对人才培养的巨大作用,并认为关注最新技术是世界真正变革之所在,而技术突破的真正来源是人们的聪明才智。
针对疫情影响与发展趋势,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 IASP主席陈鸿波从园区协会层面及民间组织角度出发,通过IASP园区调研报告数据中的变与不变来探讨园区十年发展现状与趋势,给予科技园区发展宝贵建议。他指出,中国科技园区要继续加强与大学及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和整合创新源头的资源,进一步提高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效能。同时,要继续提升园区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从客户的需求出发,一方面继续提高对园区服务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服务意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成果,大幅度提高园区服务的针对性和效率。
共同创造,发挥优势引领服务创新
圆桌讨论环节,由启迪之星副总经理、启榕创投董事总经理韦家燊主持,启迪控股高级副总裁、广东启迪集团董事长郭甲,香港贸易发展局深圳代表曾沂靖,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中国司副司长吕尚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公共政策特聘教授Teixeira,深圳市金百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武守坤从政策、产业、学术、金融、贸易、媒体等角度,就“寻标定航 洞察国际创新园区发展趋势”展开讨论,聚焦探索未来全球视野下园区在整合创新要素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时代变化与可能。
围绕“秉旗争先 探索湾区科技园区创变动能”这一主题,深圳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邱文,银星集团执行总裁张聪杰,天安数码城集团营销创新中心总监刘一平,星河产业集团、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吴孟轲结合各自科技园区运营经验,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园区发展思路和深圳高新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发展路径提出宝贵建议。与会现场,嘉宾与现场观众热情高涨。
近年来,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等前沿领域,成为全球主要发达国家聚焦的科技主题,国际纷纷入场布局,提前谋划颠覆性产业发展。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多年来,历经“创新原始积累和需求形成”到“科技创新跨越提升”等发展阶段走出了一条“需求牵引、市场主导”的科技创新之路,孕育出华为、大疆、腾讯等一大批世界级的创新型企业,经历了“从无到强”的蜕变,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创新的新星。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作为省级重点创新平台,因地制宜,紧跟城市发展方向,已落地国家、省、市各类创新载体达 458 家,聚集深圳超过50%的高校资源和6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未来,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的“主阵地”之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产业园区作为高新产业高密度集聚之地,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未来产业园区将由高速发展的“增量时代”向增速下降的“存量时代”转变,变革寻求突破,创新驱动发展,深圳科技产业的成长,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国家名片具有深远意义。
(原标题《国际科技创新园区发展论坛在深举行 共话科技园区发展与未来》)
见习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张露锋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将于2025年11月9日举办。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会徽以“繁荣、包容”为立意,撷取礼花绽放瞬间,由三朵花瓣交叠旋转形成图案,通过提取花朵外形和色彩,环绕花心螺旋围合一体,形成同心礼花,寓意粤港澳大湾区交融互通、活力无限,背靠祖国、绽放世界。 十五运会会徽图案由代表粤港澳三地的花瓣交叠旋转而成。

可爱的蒜宝 10月19日(第一天) 今天老师布置了个特别有趣的任务,观察大蒜生长,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大碗,给我的蒜宝们准备一个温暖的家。大蒜们穿着好几层外衣,紧紧的抱在一起 。底部还有这密密麻麻的小点点,妈妈说这是他们的小脚丫,泡在水里会会发芽。 10月21日(第三天) 过了两天,大蒜们就有变化了。小脚丫变长了,细细白白的像老爷爷的白胡须。顶部的白衣被撑破了,露出了一根绿色的芽。芽的底部是青绿色,顶部是深绿色。尖尖的像一个个宝剑。我给他们加了点水,希望它们快快长大。 10月23日(第五天) 又过了两天,蒜宝又有新变化了。芽更绿了,郁郁葱葱像一片绿色的小树林,又像一排排绿油油的小士兵,手拉手,守护着家人们。底部的小脚丫也越来越长,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我轻轻走进一闻,有股蒜的清香味。妈妈说,再过几天,蒜苗就能用来炒菜了。看着我种的蒜苗,一点点长大,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好神奇呀。#读特小记者#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