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职业人群平均薪酬全国第三,三成以上新职业人群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宠物医生平均月收入最高,有28.57%的宠物医生月收入在2万元以上,而三分之一育婴师竟是男儿身……近日,智联招聘与美团点评联合发布了《2018年新职业人群工作生活现状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此次调研覆盖了全国主要的一二三线城市、800余种新职业,共收回有效问卷2778份,从职场现状、职场心理、职业规划以及生活状态等维度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客观反映新职业人群的工作、生活、心理及人群特征。
深圳新职业人群平均薪酬全国第三
在大众的传统印象中,新职业人群普遍处于中低收入水平,然而随着我国大量适龄劳动力从制造业向生活服务业转移,以及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的需求日趋个性化、多样化,新职业人群的收入也在水涨船高。
调研数据显示,5000元是一个显著的分水岭,新职业人群月收入高于5000元的已过半数,达到52.84%;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达34.56%,而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仅占9.6%。 位居薪资收入前三名的新职业分别是:宠物医生、健身教练、调酒师。其中,宠物医生平均月收入最高,有28.57%的宠物医生月收入在2万元以上。
报告通过用户调研问卷,并结合智联招聘相关数据交叉比对后发现,新职业人群薪酬位列全国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宁波、东莞、南京、乌鲁木齐、佛山。
超三成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近几年,随着生活服务业的不断升级,对从业人员的文化层次要求也越来越高。调研数据显示,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新职业人群,占比达60.27%;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占比为31.22%,仅有11.76%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在所有调研的新职业范畴中,以拥有本科以上文凭的比例为基准线,位列头筹的新职业分别是:早教师、密室游戏指导员、健身教练。
报告发现,新职业人群接受教育程度逐渐上升,一方面是其自身渴望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和完善知识结构,善于抓住机遇和整合资源实现持续的自我迭代;一方面由于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变多,2010-2017年的毕业人数以近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白领岗位的竞争愈演愈烈,加之相关岗位的需求缺口和不菲收入的刺激,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转向服务业岗位就业成为必然。
7成新职业人群内心喜欢自己工作
在跳槽频率方面,报告显示,有34.45%的新职业人群,入职以来从未跳槽过;平均跳槽频率在3年以上才会跳一次的,占比达62.06%。这充分表明了相较于白领,新职业人群对工作"忠诚度"更高,同事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良好,对自身所在岗位有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专家表示,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新职业的出现与科技进步紧密相关。大量的高技能人才投身于新职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职业人群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感,因此新职业人群的工作"忠诚度"更高。
入职原因数据充分佐证了这一结论。报告发现,"喜欢这个行业和职业",这是新职业人群最普遍的入职原因。73.67%的新职业人群,是因为内心喜欢而选择这份工作。谈及对当前工作的热爱程度,50.54%的人对工作表示"非常喜欢",对工作表示"喜欢"的有33.62%;对当前工作表示不喜欢的,占比仅有1.81%。
普遍晚婚调酒师单身率最高
新职业人群的婚姻状态也符合晚婚这一社会趋势。数据显示,在新职业人群中,仅仅有34.67%的90后(23-28周岁)已经结婚,85后(28-33周岁)的已婚率则达到了66.04%,到了80后(33-38周岁),已婚率提高到了77.29%,这个数据符合大众的普遍认知。
报告发现,调酒师单身率最高,达到25%,每四个调酒师里就有一人是单身。尽管衣装华丽外表光鲜,但长期昼夜颠倒的生活和有限的接触人群,导致单身率遥遥领先其他新职业。
在所有调研的新职业范畴中,单身率排行位居前三名的新职业则分别是:调酒师、装修设计师、早教师。高强度的工作负荷、有限的社交范围,是这几类工作的一致标签,想要"脱单"只能依赖个人的主观发挥了。
三分之一育婴师竟是男儿身
随着社会观念的发展进步和就业群体的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以"兴趣为导向",坚持"自我"、"率性"、"不畏人言",其就业观与传统大众视角逐渐形成反差。报告发现,宠物医生、全屋定制设计师、汽车美容技师等新职业,尽管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体力消耗严重,但已经有大量的女性涉足。数据显示,在男性标签更强的汽车美容技师中,女性占比达到了23.08%;在劳动强度较大的宠物医生中,女性占比高达42.86%。
与此同时,被大众普遍认为是"女性职业"的工作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男性从业者加入其中。数据显示,育婴师、早教师、美容师、化妆师等新职业,不乏男性从业者。其中,男性育婴师占比达33.33%,成为反差最强的一组数据。有专家表示,育婴师工作其实强度很大,男性相对而言在体力上有优势;针对越来越多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男士性格开朗、大度、宽容,男育婴师可以从男性角度提供建议,对产妇抑郁心情进行疏解;此外,男育婴师所具备的阳刚之气也会对婴儿形成坚强、独立的性格产生一定影响。
逾三分之一深圳人进入美容师行列
劳动力的地域流动总是和时代发展、产业变迁息息相关。在服务业大批量吸纳劳动力的时期,新职业人群在区域上呈现高度聚集的特征。作为我国主要的三个大型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对周边劳动力有极强的"虹吸效应"。
报告发现,从地域分布来看,新职业人群虽然遍布全国各地、来自五湖四海,但主要来自于劳动力输出大省,如东北三省、河南、安徽、四川等地,不仅从事的职业类目较多,区域聚集特征也十分明显。"就近择业"成为大多数新职业人群的就业首选,如北京的新职业人群除了来自北京之外,主要来自河北、山东等周边省份;上海则更多吸引来自安徽、江苏等省份的劳动力。
数据显示,在北京工作的新职业人群中,来源地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是:北京、河北、山东、黑龙江、安徽;而在上海工作的新职业人群中,来源地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是:上海、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其中,43%的北京健身教练籍贯是东北三省;而在上海,37.3%的健身教练来自于安徽。
作为大城市的"土著",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的本地居民,选择何种新职业亦有所不同。数据显示,北京人最喜欢从事的新职业是美容师,有24%的北京人选择该工作;上海人中担当早教师的占比最高,达到21.4%。广州人最喜欢从事的新职业是美甲师,有28%的广州人入行其中;而同样在广东的深圳人,则和北京人有相同的偏好,有31.6%的深圳人进入美容师的行列。
编辑 李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