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台湾不要舍本逐末

读特驻台记者 陈智军 文/图
2018-10-25 22:22
摘要

远在美国的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为“历史教育新三自运动”发来讲话录音,表达对去中国化的不满。

民进党上台以来,不但大幅降低台湾高中国文课纲的文言文比例,更不顾学界与社会大众的反对,在今年8月将高中历史课纲的“中国史”粗暴地以“东亚史”取代。针对民进党当局的倒行逆施,嘉义大学教授吴昆财联合各界有识之士发起“历史教育新三自运动”,把教育主管部门不让教的中国历史,“自己救、自己写、自己教”。

许倬云:台湾不要舍本逐末

远在美国的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为“历史教育新三自运动”发来讲话录音,表达对去中国化的不满。

许倬云在录音中开宗明义,“今天我想说明一下我对台湾教科书的意见。台湾的历史背景,应当以中国大陆作为主要背景,而不是以东亚做主要背景。”

许倬云阐释——

从地理学和地质学来说,台湾一直是亚洲大陆棚的一块,是亚洲大陆棚的边缘。在至少五六万年以前,它是和大陆连在一块儿的。连接的地方就在今天浙江定海列岛那一块,那时候有一条桥。那时还没有台湾海峡,台湾海峡只是一个海湾而已。因此之故,古代的动物在台湾能够找到一些它们曾经存在的证据。就是因为这条路桥,可以让亚洲大陆上的动物自己迁移过来。

至于说人种的问题,台湾本身的人种,如果从语言讲属于南岛民族,台湾南岛民族的语言是比较古老的,也就是说南岛语系的源头一般都认为在台湾出现。这就非常可能在大陆还没有断的时候,有些人已经在这里留下了根基,然后再往南方移动,也就是说南岛古代人种,应当都是从大陆移下去,而不是反过来,从海洋移上大陆。

许倬云最后说,今天台湾的同胞,祖先都从大陆来,这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如果这一部分人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你要说和南岛民族有啥关系,这大概很难说得过去。他们接受了当地原居民一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不是他们生活的主流。这些闽粤来的居民,才带来了今天的台湾地方文化,包括信仰,包括社会组织、生活习惯、植物和驯养的动物。丢掉中国大陆而强调东南亚是舍本逐末,这个在技术上以及知识的现实上,是并不合适的。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驻台记者 陈智军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