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跌跌不休的A股市场,不止是股民,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也很着急。在公布兜底增持方案和高调的公开信后,利亚德17日以涨停价收盘,但盘中机构席位博弈激烈,市场分歧依然不小。近期A股不断走低,A股兜底增持的消息又多了起来,这一次,董事长们能兜住底吗?
机构资金席位博弈激烈
利亚德在全球显示领域市场占据龙头地位,在二级市场曾常年保持升势,颇受投资者认可。但今年以来,利亚德走势由上升转为下降,走上了漫漫探底之路。面对不断缩水的公司市值,利亚德董事长李军16日号召员工增持自家股票,并承诺兜底。
在17日发布的公开信中,李军更是高调看好利亚德发展前景。李军表示,利亚德负债率为41%,现金流充裕,有40多亿银行授信尚未使用,且去年经营性现金流为7.8亿元;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去杠杆、无外延并购的严峻形势下,仅靠内涵主营业务的增长,公司三季度净利实现近50%的增长。
然而,自4月份利亚德股价17元起,仅6个月便最低跌至6元左右。李军称,公司是科技实业高成长股,静态市盈率近14倍,动态市盈率恐不足10倍,市场规律何在?天理何在?
"我鼓励利亚德员工增持公司股票,并承担兜底并保证只赚不赔,是让生活不易的同事向财务自由迈出勇敢的一步,向遭股灾重创、在严冬里痛苦挣扎的公司大小投资者送上坚强的支持。"李军表示。
在"慷慨激昂"陈词的刺激下,利亚德17日高开高走以涨停价收盘,董事长喊话着实起到了立杆见影的效果。记者梳理盘后龙虎榜数据发现,机构资金博弈十分激烈,三机构席位净买入6567万元,与此同时,也有四机构席位借涨停净卖出4454万元。
另外,自2017年底以来,机构对利亚德的抱团在逐步减弱,在此后半年的时间内,公募基金的持股比例由18.38%下降至18.32%,机构的持股比例由25.15%下降至22.69%。
谨慎应对"兜底"利好
一则兜底增持公告就把利亚德送上了涨停,董事长信心满满可以让股价出现反转吗?
从利亚德的案例,一个涨停或许并不意味着公司股价已走出底部。今年8月7日,李军就曾号召公司员工增持股票并承诺兜底。此后,共有290位员工响应号召,累计增持股票逾367万股,增持均价10.69元/股。以利亚德当前7.3元的股价计算,这些员工浮亏已超过30%。
除了利亚德,面对不断走低的股价,目前不少上市公司董事长号召员工买入股票,A股新一轮兜底增持潮正在逐步兴起。东土科技、海兰信、荣科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近日披露公告,公司董事长或实际控制人均承诺将为员工补偿因股价下跌而产生的亏损。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上述公布兜底方案的企业均未能扭转股票跌势。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兜底增持,投资者应加以区分,谨慎应对。
一位券商人士指出,一些上市公司存在股东利用股权质押进行融资的情况,在市场低迷环境下质押股票市值降低。号召兜底增持是为了稳住市场,以避免因为强制平仓而引发股价进一步下跌。
深圳前海国丰优合资本总经理金少华对记者表示,对于兜底增持,投资者还应该区别看待。目前A股的市场情况已前两年不同,很多股票跌幅巨大风险也大幅释放,这时一些基本面良好的公司,通过兜底增持可以向市场传递信心。不过,企业管理者提振股价最好的做法是做好企业经营,良好业绩将长期驱动股价走强。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