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网络用语“打投”与反食品浪费法频频在同一话题里被提及。某选秀节目中,一些粉丝为“打投”疯狂购买某品牌牛奶并肆意浪费的行为引发网友批评。专家提示,4月29日,我国反食品浪费法正式开始施行,再出现这样买奶不喝、直接倒掉的情况,就是违法行为。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短短数日之内,二十多万瓶牛奶被追星的粉丝们倒掉!这些粉丝们倒掉的不仅仅是一瓶瓶本应珍惜的牛奶,更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诚如批评者所言,如此的铺张浪费,令闻者心塞,见者心痛,堪称疯狂之举,既是对劳动成果的不尊重,也是对法律的藐视,传导的是将人带到沟里的价值观,这样节目和策划被叫停,乃至最终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丝毫都不令人意外。
所谓的“打投”,指的是“打榜”+“投票”。粉丝追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爱豆打榜投票助威加油都没有问题。问题在于粉丝们的热情,被某些商家、节目策划者、节目播出平台利用,成了“粉丝经济”的重要内容与环节。譬如此次引发众怒的倒奶事件,节目设置的“打投规则”是,粉丝们要为爱豆们“打投”,就必须买赞助该节目的某品牌牛奶,只有打开牛奶盖,才能获得一份“打投码”。“打投码”没有上限,买得越多,“打投码”次数也就越多,偶像出道的机会就更高。于是,不同饭圈就开始了某品牌的攀比式“竞买”。
可以看到,爱豆们要票量,商家要销量,节目播出平台要流量……于是粉丝们就只有不停地买买买。在这一“生态链”中,粉丝出人出力出钱,实际上处于最底层,本质上就是被收割的“韭菜”。
虽然粉丝们对爱豆的热情很容易被煽动而疯涨,但收割的“镰刀”却仍不断变本加厉。购买牛奶“打投”的事情并非今日始。不同的是,以往的赞助品打开箱子就能获得打投码,而如今却要打开瓶子才能从瓶盖上获取打投码。打开箱子,一时喝不完的牛奶尚可转卖、送人;打开瓶盖,喝不完的牛奶,只能倒掉……“倒奶”,是不是还有点“无奈”?说起来,粉丝够疯却并不傻。是越来越贪婪的商家与幕后策划者,步步紧逼,将粉丝们逼得又疯又傻。
所以,只要粉丝们一直痴狂,就会被当成韭菜不停收割。就算这回没有触犯反食品浪费法,总有一天也会触犯了别的法。就是现在,还有狂热的粉丝在网上叫嚷着自己就是去裸贷,也要助力爱豆出道!这真是不能怨天尤人了,粉丝迷魂唤不回,就不要怪爱豆还没出道,自己就先着了道!
帮人从狂热中清醒过来,要么当头浇一盆冷水,要么干脆一棒子将他打得恢复了痛感。由此而言,“倒奶”事件招来的怒斥乃至法律的追责,可能就是那盆冷水、那根棒子。“打投”的牛奶倒下,也倒出了一道分界线:自此,粉丝们应当清醒过来,逾越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自己就不再是棵无辜的韭菜,而是散发臭气的腐菜,只能令人生厌却丝毫不令人同情。
虽然,大家都知道应该用更有力的监督去防止“镰刀”无休止地挥向“韭菜”,但也要明白“物必自腐而后虫生”的道理。
(原标题《特评 | 倒奶之后,没有一个疯狂的粉丝是无辜的韭菜》)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党毅浩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