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数字骨科联盟成立,促进骨科新技术覆盖基层医院

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王小欢
2018-10-15 15:21
摘要

数字骨科联盟的正式启动,为大湾区骨科临床及学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提升带来极大发展契机,标志着大湾区各家医院的骨科建设进入新阶段。

10月14日,“粤港澳大湾区数字骨科联盟”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成立。区域内80家医院未来将共同携手推进骨科数字技术发展,重点将致力于是将这类新技术加快推进至基层医院。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骨科医学逐渐从凭经验向数字化、标准化、精准化过渡, 3D打印、手术导航、手术机器人、VR等热点技术被大量应用到骨科手术中,骨科手术逐渐步入数字化时代,手术更加精准,手术风险与创伤都大大降低。然而,目前,仍然只有少数大医院才能开展这些高端诊疗技术,在基层医院尚不够普及。

新成立的粤港澳大湾区数字骨科联盟,是在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的支持下,由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牵头,联合大湾区80家医院,包括大批基层医院共同成立,未来将在“转化研究”、“临床应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交流,致力于推动大湾区各医院骨科数字化技术力量建设,提升骨科复杂疑难危重病例救治水平,提高联盟内基层医院整体数字骨科技术水平,快速推进和带动粤港澳大湾区骨科救治水平的发展,为大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骨科诊疗服务。

“我们的理想是‘病人不动技术流动’,联盟成立后,将通过病例讨论、远程会诊、手术指导等手段为成员单位提供各种疑难危重病例解决方案,并定期组织培训班为各单位培养数字骨科技术人才,快递精准医疗技术到基层,指导和推广3D打印、手术导板设计等数字骨科技术在各医院尤其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让高大上的先进技术接地气、在大湾区生根结果,让精准医疗应用于每一家医院,服务于每一个患者。”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骨科中心主任桑宏勋教授介绍。

数字骨科联盟的正式启动,为大湾区骨科临床及学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提升带来极大发展契机,标志着大湾区各家医院的骨科建设进入新阶段。接下来,在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的支持下,联盟将完善临床医疗会诊职能、数字骨科技术临床应用、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医疗资源共享等职能建设,促进大湾区骨科医生与全国乃至海外知名专家的联系与交流。

编辑 张君

(作者: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王小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