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劳动者“双面”之“白与黑” | 铁肩妙手托举一份责任的记者与编辑

聂朦
2021-05-05 23:05
摘要

为他们点赞!

当我们躲在窗明几净的办公楼里,享受着空调房带来的阵阵凉意时,他们正穿梭于酷热的街道,只为及时记录下刚刚发生的那一幕新闻事件;当我们躺在柔软的沙发上,享受着晚饭后合家团聚的其乐融融时,他们的目光正在电脑屏幕上那密密麻麻的文字间往来穿梭,只为在翌日清晨为我们呈上一份生动、优质的报纸……

在龙岗,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往来于新闻现场、穿透于事件表里,只为那一篇新闻、一幅航拍、一段视频能够直抵我们的内心;他们记录社会的良善、捕捉生活的美好,只为有一道光能够在某个瞬间温暖我们的脸颊。他们就是龙岗区融媒集团的记者编辑们。

这个“五一”假期,

让我们走进他们,

听听他们的故事!

郭斌正在进行报纸编辑工作。

报纸编辑

千百次战战兢兢,只为一份报纸的完美出街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八个字可谓是90后编辑郭斌工作时的最生动写照。作为《深圳侨报》的一名要闻版编辑,从每天下午拿到版面编排表的那一刻起,郭斌心里的那根安全生产弦就开始绷得紧紧的。

“新闻编辑的安全生产,主要是指意识形态安全。这是我们必须要把好的头道关口。”在编辑岗位上历练了三年多的郭斌如是说。犹记得三年前初到岗位时,一次差点发生的新闻事故让身为编辑“小白”的他惊出了一身冷汗。

“当时,我编辑的是一个要闻版面。晚上11点多,正当所有的编辑流程都已走完,马上就要定版时,三审领导突然指着版面上的一则政务新闻问我,这则新闻按惯例不是应当配发一则公告吗?怎么没看到?”郭斌回忆,彼时的他一下子就愣住了:记者在交稿时并未告诉他要配发公告,而他因为经验不足也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此时已是半夜,内心忐忑的郭斌赶紧电话联系记者核实情况。一核实,果然是漏掉了一条不可或缺的公告。“于是,我们只好将之前编好的版面全部推翻,重新编排,浪费了不少时间。”郭斌苦笑道。

郭斌正在进行报纸编辑工作。

有了这次教训,郭斌在往后的编辑工作中愈加重视新闻生产的意识形态安全了。从此,再拿到一则稿件时,他首先关心的不再是对文章标题、结构、语言的优化与修饰,而是意识形态安全。例如,前不久郭斌编辑了一则十分重要的政务新闻。拿到记者稿件的第一刻,眼尖的他马上就发现,稿件配发的会议公告的落款好像有问题。“当时是下午4点多,我赶紧联系当事记者,让他马上跟相关部门核实,确认公告的落款是不是真的有问题。”郭斌说,经过一番核实,公告落款的确存在严重纰漏,“这次幸亏是我们发现早,及时改正了错误。如果又是到了半夜才发现问题,记者和相关部门的同志很可能都已经休息了,那时我们再想找人核查可能都找不到人了。”

“因为我们通常是在晚上工作,很多人把我们称之为‘守夜人’。但我觉得,守夜人守的不仅仅是夜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郭斌说,新闻编辑的任务就是在翌日清晨交出一份优质的报纸,为此,再多的战战兢兢、谨小慎微都不为过,“编辑这一行虽然披星戴月,但是,当你编出了一个精彩的版面,或者看到老百姓津津有味地读着你编辑的报纸,那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付出多少苦与累都值得的。”

民生记者黄春斌在采访中。

民生记者

成就感来自于每一次为老百姓帮上忙

扛着摄像机、拿着麦克风,走街串巷,风雨无阻,这样的工作状态虽然辛苦,却让95后记者黄春斌觉得甘之如饴。回望来时路,他说,作为一名民生记者,职业的成就感来自于每一次为老百姓帮上忙。

“民生记者,就是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用新闻的力量去推动每一个民生问题的解决。”心中一直怀揣着炽热的新闻理想的黄春斌,一直将李大钊先生的名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视为自己的职业信条。在他看来,民生记者的道义,就是始终将目光投向基层的人和事,让新闻更有情怀和温度。

这两年,黄春斌收到过无数次来自群众的报料。有的向他反映,某某学校附近的道路存在很大交通隐患,希望媒体予以曝光;有的向他求助,某某小区周边工地昼夜施工,噪音污染让居民苦不堪言……每每接到这些报料时,黄春斌总会第一时间核实其真实性,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介入报道,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

黄春斌(左一)在采访居民了解情况。

有一回,黄春斌在吉华街道报道某治水提质工程时,无意间路过一所学校,发现学校门口的道路因为水利工程施工变得异常拥挤。紧接着,学校校长也向他反映,由于工程施工,学校的“家校警”护航队无法正常开展交通护航工作,给孩子们上下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黄春斌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利用舆论监督的力量督促相关部门重视学校师生的诉求,尽快拿出对策。最终,相关部门经过一番认真调研,及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措施,解决了师生们的烦心事。

还有一次,家住宝龙街道同乐社区的一位居民黄女士向他反映,小区居民楼附近的道路上有一个问题井盖,每次有车辆经过时就会发出很大的“哐当”声,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得知情况后,黄春斌很快前往现场查看,并将情况反映给了相关部门。仅仅过了两天,相关部门便对问题井盖进行了及时修复。

“民生记者是最容易听到回响的。你帮助老百姓解决了一个小难题,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的欣慰笑容,或者听到他们一句由衷的道谢,你自己也会感到莫大的满足与幸福。”黄春斌说。

(来源:龙岗融媒)

编辑 刘思凡  审核 麦苗茵

(作者:聂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