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助力 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年内有望突破2600万标准箱

读特记者 易东
2018-10-12 10:05
摘要

一直以来,深圳将港航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抢抓“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不断完善国际航运网络,大力建设绿色智慧港口、加快邮轮经济发展步伐,逐步把深圳港打造成为绿色智慧的全球枢纽港

10月11日,"第四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港论坛暨第七届深圳国际港口链战略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以“大数据时代,全球港航业的数字化转型”为主题,来自德国汉堡港、荷兰鹿特丹港、西班牙巴塞罗那港、拉脱维亚里加港等20多个国际港口的代表,深圳港航界代表及专家等350多人共同分享深圳港在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市港航与货运管理局副局长董燕泽在会上称,数字化转型助力深圳港口迈上新台阶,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年内有望突破2600万标准箱,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港航业是支撑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中国倡导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响应和积极参与,为中国与世界各国深化合作共赢、促进开放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一直以来,深圳将港航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抢抓“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不断完善国际航运网络,大力建设绿色智慧港口、加快邮轮经济发展步伐,逐步把深圳港打造成为绿色智慧的全球枢纽港。目前,深圳港已开辟国际班轮航线245条,通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三大联盟班轮航线挂靠深圳港的数量超过100条,位居全球港口首位;同时深圳已经与巴塞罗那港等25个国际港口建立了友好港关系,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的格局进一步打开。

会上,来自海上丝路国家的港口代表,分享了各自在港口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方面的运用情况,还探讨了在绿色低碳技术和理念的应用的大环境下,国际港口链深入合作、共赢共生的重要举措。来自深圳港几大码头的代表,汇报了深圳码头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建设绿色智慧全球枢纽港为目标,按照“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战略,夯实港航基础设施,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快航运服务业集聚,深化与国际港航企业的合作的成就与经验,并表示出了中外港航企业应深度参与深圳国际港口链建设的愿望。

与会的业界人士和专家一致认为,在全球经济深刻变化和新一轮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下,全球港航业面临着一场意义深远、影响持久的变革。当前,以信息化为引擎的综合软实力的提升,成为全球港口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助推港航业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快速发展的新一轮推动力。港口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颠覆性技术的应用,将给港口间的联系与合作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编辑 陈冬云

(作者:读特记者 易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