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东莞青年艺术家四人展在东莞市文化馆一楼展厅举行,展出了何卡、刘心怡、Mihajlo Sporin、徐颖芝四位在东莞生活、工作的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近50幅。
何卡擅长水墨、刘心怡专于摄影、Mihajlo Sporin擅长综合材料绘画、徐颖芝擅长数码绘画,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取向和表现形式,而对艺术的不懈探索与追求则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展期至10月7日。
何卡是湛江市廉江人,东莞市文化名家工作室黄泽森美术工作室画家,深圳宝安画院签约画家。他的国画呈现了鲜明的程式化与风格化特征,规整的草木、蕉林、白云、水塘及点缀其上的水鸭,以富有层次的水墨细致描绘,表现了清朗、明晰的田园风光。他以折中的方式寻求绘画上的突破,将国画强调的笔墨韵味转换为原野间平远的景物,物象本身就承载了笔墨。何卡这种类型的山水画或是个人独特经历与情感的综合体,糅合了少时在家乡粤西湛江市平原的成长记忆和身居珠江东岸水乡东莞市麻涌镇独特的自然地理。
对于刘心怡而言,摄影是一种自我反思和感悟,是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揭示。她的作品曾于2016年获得东京国际摄影大赛优秀奖;2017年获得全球大学生人像摄影大赛佳作奖。看一个人的作品,可以了解其心灵,她希望用摄影语言去诠释自己的思想,将自己的思想通过作品传达给更多的人。艺术不能局限于一种表现手法,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合作的。她的作品不仅仅是单纯调好数据按下快门,而是在摄影的基础上再进行数码创作,犹如绘画一般,精细描绘出它的每一个细节。希望自己能与观众进行一种灵魂交流。
Mihajlo Sporin是一位来自欧洲塞尔维亚的艺术家,毕业于Novi Sad艺术学院并取得艺术硕士学位,曾在欧洲、美国、沙特阿拉伯等地举办过展览。2018年6月在东莞市泰库文化创意产业园举办了自己在中国的首个个展。这次所展示的这些抽象画作是他在东莞期间受启发而创作的。他的作品和他在中国近一年的逗留的生活有关,涉及到四大元素:火,水,空气和土。这些画作是他把自己在东莞生活期间所感受到的能量和所见所闻的一次融合。用拼接和各种当代的艺术手法来创作,为了阐述他在东莞这边感受到一种动态与活力。通过画作中的色彩与动态,艺术家希望激起观众进入一个未知的境域——如同他来到完全陌生的中国一般——感受一种视觉上的想象力和不一样的精神状态。
徐颖芝是东莞市万江人,杂志签约艺术家,国际时尚品牌合作艺术家,作品曾在关山月美术馆中展出,为大学生艺术在线评审,2017年获得东莞非遗文化创作比赛铜奖。数码绘画是徐颖芝最喜欢的表现形式之一,去年开始她尝试用苹果的专业绘画软件procreate进行创作,本次展览作品都是digital art,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形式。数码绘画优势在于有更广泛的传播途径,衍生品也是徐颖芝作品的重要延伸之一,部分产品已进入市场,并且获得了不俗的反映。在创作理念上,她没有特定固化框架,一切随心而欲,任何画面、音乐或者故事都有可能成为她的创作灵感。艺术就不该受形式的限制,也不必拒人于千里之外,艺术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存在你我之间,这种观念一直贯穿在她作品中。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