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佛山市禅城区2021年劳动模范、先进劳动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召开,禅城公安刑侦大队反诈民警陈达华、南庄派出所社区民警吴敦锋,分获禅城区劳动模范、先进劳动者称号。
荣誉背后是深耕于反诈战线、社区服务的他们,将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成效内化为思想成果,外化为工作实效的具体表现,凭借一腔热血,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深做实做透。
陈达华(右)、吴敦锋分获禅城区劳动模范、先进劳动者称号。佛山市禅城公安供图
“反诈大脑”陈达华:
“斗智斗勇,反诈永远在路上”
43岁的陈达华从事反诈工作已有10个年头,有“拼命三郎”之称。为“跑赢”电诈嫌疑人,他将工作重心放在了专门收集电诈信息和钻研电诈套路上,“有想不通的问题,我逐一整理归纳,有时睡觉前都会不断地去想,试图找出它们的漏洞。”
陈达华先后提炼出专门应对电诈的六种技战法,因成效显著,被广泛推广应用。像“3.30特大电信诈骗团伙案”中,正是他提出的技战法发挥作用,最终成功摧毁了截至目前佛山最大的钓鱼网站电信诈骗网络。
“‘防’比‘打’更有价值。”这是陈达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基于这种理念,他破案时还总结防骗技巧,做成易读易懂、朗朗上口的《防骗36计》,通过进校园、进厂企等“五进”活动,让超过50万群众掌握反诈知识;与同事推动建设“电信网络诈骗预防中心”,实现警民、警企、警媒“三联动”,筑起了反诈三道防火墙。
陈达华工作照。佛山市禅城公安供图
陈达华深知,反诈光靠公安一家远远不够。为此,他与同事积极推动禅城区反诈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从顶层设计解决电诈打防问题。他外出学习取经,连续走访30多家职能单位和村居、厂企,查资料、深调研、大走访,光是查阅的资料就高达一米多厚。他还是禅城区反诈分中心建设的核心参与者,全程参与了大到功能区间划分,小到配置装修等细节,全力守护群众的钱袋子,“只要群众平安喜乐,我们的工作就值得!”
作为反诈方面的“最强大脑”,陈达华曾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荣获市十佳人民警察、市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对于这些成绩,陈达华说:“越来越多群众能识破诈骗手法,越来越多事主被成功劝阻和成功挽损,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社区警长吴敦锋:
“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同样43岁的吴敦锋,社区工作一干也是10年。
2015年3月,吴敦锋被调派到南庄派出所,任职紫南村社区民警。在这里,他率先启用了“上门走访+村委共建”的社区管理模式,每天起早摸黑,运用多年积累的社区工作经验,全力压减压低紫南村的刑事警情发案。在他的努力下,2018年,紫南村成功创建“无刑案村居”。
2019年开始,辖区反诈警情持续多发。吴敦锋开始谋划如何才能将反诈知识向每个村民传达。“现在都说‘全媒体矩阵’,我能否也在微信上建立这样的矩阵?”吴敦锋马上联动村委、物管、企业等多方力量,以“村户”为单位迅速建立起微信群信息联动机制。这样的大型微信群,吴敦锋一建就是40多个。
吴敦锋(左四)走进易运物流园区,对企业员工开展反诈宣传。佛山日报记者 周龙凤 摄
每天早上6点50分,他便会调好闹钟,将“每日反诈贴士”发到“一级微信群”上,再依托庞大的微信矩阵,让辖区内超过9成的群众每天都接受反诈提醒。担心老人家不懂用智能手机,在他的倡议下,紫南村搭建起50多个“反诈大声公”,每天会在特定时间、特定区域进行反诈广播。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辖区内拥有两万多人的佛山最大物流园区——易运物流园,实现了电诈案件零发案,而紫南村15个村居,整体的电诈案件发案率骤降50%。
因工作突出,他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5次、全市优秀人民警察3次,2019年被评为“佛山市最美基层民警”、广东省公安厅“岭南百佳社区民警”等荣誉称号。
谈及工作经验,吴敦锋说:“最重要的就是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刻在骨子里,留在血液中,把村里的大小事都当成是自己的事情。这样一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能想方设法地去克服它。”
(原标题《深耕反诈战线、社区服务一线,这两名民警荣获禅城劳模称号》)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李怡天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