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深圳设立“台风‘山竹’灾害纪念遗址”,你怎么看?

读特记者 陈智军 文/图
2018-09-27 14:20
摘要

超强台风“山竹”扫过10多天了,没必要把灾害痕迹清除得干干净净,可以留点遗址以警示后人。

超强台风“山竹”扫过10多天了,深圳繁重的灾后清理工作还在进行,走在街巷里,到处能看到倒下大树的清除、街面的恢复。

后来的人,如果没亲历过14级“山竹”的横扫,不亲眼看到一颗颗被吹倒的粗壮大树,仅凭照片和视频,很难想象到它的巨大破坏力。即使亲历过的人,看到城市很快恢复到一切如初,对台风的敬畏和防范,也就要随风而逝了吧。

在台风灾后清理紧张有序进行的同时,不妨在受灾严重的一两条小街或者公园里被摧残破坏严重的区域,专辟出“台风山竹灾害纪念遗址”,保存灾后大树倒下的的状态,以警示后人对自然的敬畏、增强对台风危害的直观感受、对灾害防范的高度重视,以及彰显这次灾难没死一个人的防灾奇迹。

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后,在受灾严重地段专门辟灾害遗址,保留灾后原始状态,以警示后人,这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做法。汶川地震后,国家保留了震后遗址,台湾也有风灾和地震遗址。这次几十年未见的14级台风灾害,对深圳城市环境和市民生活的巨大影响,足以够得上设立遗址以纪念。

如果担心影响交通和出行,不便设整条街的遗址,哪怕原地集中保留一些露出地面的树根也好。没必要整个城市全部清理得干干净净,不留一点痕迹,再过一段时间,就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

毕竟在2018年9月16日,深圳经历了一场特区历史上罕见严重的台风灾害,并成功抗灾。我们应留下一点灾害的痕迹。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 陈智军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