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惠州市罗浮山召开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粤卫信 文/图
2021-04-28 17:08

4月27日-29日,粤港澳三地中医药工作者相聚在“岭南医祖”葛洪修道行医、著书立说的惠州罗浮山,以“主会场+香港分会场”的方式召开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大会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大力支持下,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广东省中医药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惠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围绕“后疫情时代中医药的使命与担当”主题,深度沟通交流、促进紧密合作,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助力塑造健康湾区。线上线下共有来自粤港澳三地和广东省各地政府以及中医医疗、教育和产业界代表约300人参会。

本次大会具体内容包括:“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葛洪奖”颁奖、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捐赠仪式、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21个合作项目签署、交换文本仪式、三地行政高层圆桌会议、围绕中医药发展创新方面的主题演讲以及参观学习等。

会上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葛洪奖”颁奖仪式。本届奖项围绕中医药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题,由广东省葛洪中医药研究院组织大湾区权威中医药专家评选,经过两轮评审,一共选出九位杰出代表。在罗浮山主场收获了以“葛洪”命名的荣誉奖项,9名获奖者心情激动。

大会举行了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项目签约仪式,共有21个项目现场签约、交换文本,包括有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粤澳合作中药制剂发展项目、粤港澳惠州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等一批重磅项目。

大咖齐聚罗浮,共飨中医盛会。围绕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使命和担当”,仝小林院士、刘良院士、周岱翰国医大师等20位行业大咖进行深入浅出的交流,从主旨演讲到圆桌对话,台下听得津津有味。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抗击新冠肺炎常态化的今天,以中医药为抓手和切入点,探讨中医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营造中医药交流的良好氛围,打造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凝聚中医药发展的广泛共识,描绘中医药发展的美好未来,对共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孙达在大会致辞中指出,2020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半年来,粤港澳三地政府在《方案》实施中积极创新,开拓进取,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孙达强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建立会商机制,加强平台建设,鼓励改革探路,探索共建共享,不断推动高地建设纳入中医药发展全局,并推动中医药内容纳入大湾区整体发展战略。希望粤港澳三地抓住机遇、加强合作,高质量推进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一要持续推动融合发展,共同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二要持续推动方案落实,扎实推进中医药高地建设重点任务。重点推进在广东布局区域中医诊疗中心,为香港首家中医医院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支持三地开展中西医协作攻关,以及鼓励港澳地区中医师来内地执业和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外用中成药注册审批流程等任务。三要持续推动开放发展,化疫为机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加快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各国抗击疫情,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在大会上致辞并作主旨演讲。他指出,“十三五”时期广东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构建“顶天立地”的医疗卫生大格局,奋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实现了大跨越大发展。全省中医床位数较“十二五”期末增长45.3%,地市级中医药管理机构实现全覆盖,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年诊疗量突破2亿人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东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重要作用。目前,中医药参与省内确诊病例治疗的占比超过95%。广东驰援湖北的2495名医务人员中,377人来自中医药系统,研发“肺炎一号”等中药方剂为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高规格召开全省中医药大会,全面推进新一轮中医药强省建设,进一步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段宇飞强调,要深刻认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的重大意义,以打造中医药医疗、创新、人才、产业、国际化“五大高地”为抓手,粤港澳三地携手推进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为塑造健康湾区贡献中医药力量。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大会致辞中指出,中医药是香港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特区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香港特区政府积极支持中医药业界共同抗疫。推出“中医门诊特别诊疗服务”,为康复出院的新冠肺炎病患在中医诊所接受免费的复康治疗,至今已有1200多名康复病患参与,诊疗次数7500多次。目前,香港特区政府正积极筹备兴建香港第一家中医医院,预计可以在2025年分阶段投入服务。陈肇始强调,香港在回归以来一直背靠祖国,受惠于祖国的蓬勃发展,随着中医药在世界各地渐趋普及,香港特区政府将积极抓住中医药发展的新机遇,为塑造健康湾区、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局长罗奕龙在大会致辞中指出,中医药服务在澳门的普及率很高,澳门特区政府卫生局将成立专责中医药服务发展的部门,协调中医药服务的整体发展。在推动中医药产业化方面,澳门正通过制订法律,加强监管中药药事活动,保障公众健康和用药安全,提升中成药的出口竞争力。受惠于国家的大力支持,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成为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载体之一。罗奕龙强调,澳门特区政府将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机遇,逐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将与大湾区城市开展更多的中医药合作项目,通过发挥澳门的独特优势,推动中医药的区域和国际发展。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作总结讲话并参加圆桌对话。他指出,粤港澳三地应该紧紧把握“后疫情时代”的新机遇,按照国家关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的战略部署,携手共促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一要更加注重优势互补。更好发挥各自优势,以更加紧密、更加有效的合作,大力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国际化,合力推动中医药从大湾区走向世界。二要更加注重平台建设。携手推进湾区内中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以平台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三要更加注重规则和制度衔接。推动港澳中医师在内地医疗机构执业,推进中药产品在大湾区互认互通,促进中医药人员、产品、标准、资金等要素的流动与联通,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一国两制”优势的创新典范。

据悉,第一、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分别于2018年、2019年在深圳、珠海召开。前两届大会上,粤港澳三地共签署了27个合作项目。历年大会受到了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界的高度关注,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充分肯定。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将在广东省中山市举办。

(原标题《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在惠州市罗浮山召开 粤港澳携手建设大湾区中医药高地》)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李怡天 王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粤卫信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