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四分钟”急救你Get到了吗?深圳这个新协会可以教会你

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实习生 许舜钿 文/图
2018-09-23 19:44
摘要

10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将正式施行

心脏骤停后,每等待一分钟生还率降低10%,当身边有人突然倒地、心脏骤停时,我们是否束手无策?在医生到来之前,“黄金四分钟”只能白白浪费吗?

9月23日,深圳市社会急救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今后该协会将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探索“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创新模式,联合深圳市家庭医师协会、深圳市应急管理学会、深圳市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协会在社区、公共空间、商办楼宇等建立互助互救的社会急救体系,让深圳成为国内第一个全面实现“黄金四分钟”社会急救的城市。

深圳市社会急救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

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公共卫生应急工作能力突出的国家,社会急救在任何重大事件面前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公民有意识、有能力开展社会急救,这大大减低了重大灾难导致的死伤率。

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如果时间在10分钟以上,即使病人抢救过来也可能是脑死亡,即植物人。所以在心源性猝死急救上有“黄金四分钟”之说。

新当选的深圳市社会急救协会会长陆乐。

“我们就是要解决‘老人倒地不敢救,家人倒地不会救’的社会痛点,” 新当选的协会会长陆乐向记者透露,协会未来将邀请国内外权威公共卫生、急救医疗、应急管理、慈善公益等领域专家,设计出一套国际化、规范化的社会急救体系,发挥深圳志愿者文化和科技创新的优势,推动深圳社会急救的发展。

摆放在公共场所的AED。

今年1月,深圳率先在市内公众场所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促使心脏骤停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为了解决AED设备投放后,市民既“不会用”也“不敢用”的囧境,协会计划在3年内,为200万深圳市民提供基础的自救互救技能培训,为60万深圳市民提供AHA美国心脏协会的国际急救员培训,同时为深圳市的公共AED提供物联网运营管理服务。

10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将正式施行,该条例把医疗急救分为院前医疗急救、院内医疗急救和社会急救。其中社会急救的定义为,非医疗急救人员现场实施的救护患者的活动。

读特新闻+

海外案例

美国:

1966年美国心脏协会开始提倡在公民中普及心肺复苏的初级救生术,要求警察、司机、商店服务员、空姐、老师都要学习掌握急救知识,并要求三分之一的公民学习和掌握急救知识。社会急救培训包括心肺复苏(CPR)、自动心脏除颤仪(AED)、创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以及火灾、飓风、海啸、地震、龙卷风等灾难中的逃生、自救、互救。普通公民大多利用午休、晚上或者周末的时间参加急救培训班,美国的全民急救知识培训率占全美总人口30%以上,平均每一个家庭就有一个人会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

日本:

日本在311大地震之后,开始重视呼吁民众学会自救。日本在公共场所安装AED急救设备的覆盖率达到80%,在车站、机场、学校与运动有关的场所、大规模商业设施、顾客集中的地方、游乐场等都安放有AED。日本还有很多公民自愿参加的救援组织,消防团是其中之一。其成员在通过政府审查后,定期会被组织到消防学校接受培训,合格者可以拿到证书和获得必要的装备。他们在出现灾害遇到需要救助的人时,可以通过掌握的专业知识实施救助,日本仅消防团成员就超过80万人。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法律强制规定一部分群体中至少要有一人具备急救知识。根据澳大利亚职业与安全法的规定,一般一个超过25人的公司必须至少一人以上进行过专业的急救培训和拥有急救证书。一些特殊的行业,比如教育行业、社工类或其他服务类行业,对于员工有硬性急救证、持证上岗的要求。急救证书通常需要进行正规的为期一至两天的培训才能获得,培训主要以实际操作的演练和考核为主,这种证书的获得并不是终身有效,更不是走过场,需要定期重新学习来更新自己的证书。按照规定,急救证书需要每三年更新一次,而心肺复苏证书需要每两年更新并且重新学习一次。

英国:

早在1999年,英国政府已制定在大型购物商场、机场、火车站、娱乐场所安置AED的政策,促进公共除颤技术在英国的推广实施。 目前已有1万个自动体外除颤仪出现在英国的商场、机场和车站等人流大的地方,并且任何人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该仪器。英国心脏基金会统计显示,目前至少有230人因此而受益。

编辑 林捷兴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实习生 许舜钿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