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考)实施的第一年, 9月22日,首场客观题“机考”开考,深圳共有12700多人报名参加考试。记者了解到,今年法考首次实施计算机考试,考生不用再携带文具。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王璞、深圳市司法局局长蒋溪林等领导到达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考点进行巡考。蒋溪林告诉记者,从“司考”到“法考”,应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范围由原来的4类职业扩展到9类职业,将初次担任法律类仲裁员以及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的公务员纳入到应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范围,更有利于法律共同体的形成。
每台计算机上粘贴“防窥膜”
据悉,2018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行“2+1”考试模式,考试时间分为两个阶段,昨日为第一阶段机考阶段(客观题计算机化考试)。今年深圳考区设置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13个考点236个考场,考点分布分布在6个行政区。
据介绍,为保证考题机密性,在开考前30分钟,试题才由司法部下发到考机上;开考前15分钟,司法部再下发授权码至每一位考生的考机中,考生才可以开始考试。记者在现场看到,和笔考不同,机考中的考生无法遮挡计算机,如何杜绝防止“偷瞄答案”的行为?原来,每一台考机上都贴有“防窥膜”,这种防窥膜采用超微细百叶窗(MICROLOUVER)光学技术,使荧幕显示出的资料只能让使用者正面阅读,任何人在两侧旁观只能看到漆黑画面,考生也就无法相互抄袭作弊。
据悉,今年的法考对监考人员也有所要求,监考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并参与考前培训。软件中有一系统可监测考生异常行为,监考人员通过解读数据,即可获悉考生答题的异常,比如有的考生答题过快或过慢,系统都会提醒异常,监考人员就可以重点关注该考生。
“机考”减少笔试填涂失误
今年,深圳仍沿用以往的考务安全管理系统,所有考场全部推行集人像比对和身份识别功能为一体的考务安全管理系统,即考生在进入考场前,需进行人像比对和身份识别,确保考生身份准确,考试规范,考场严肃与安全。不过,系统目前只能识别二代身份证,还无法识别港澳台地区考生的身份证件。
9月22日,记者在深职院考点了解到,有三位考生因紧张忘记携带身份证。在以往考试中,如果冒失的考生忘记携带身份证,只能“饮恨”错过考试,但因引入人像比对和身份识别,这三位考生在现场可以通过人像识别、拍照比对等黑科技,并签下补充身份证的保证书,就可以先进场考试,不会因一时紧张失误而让备考的努力付诸东流。
11时30分,考生刘小姐准时交卷出考场,这是她第二次参加考试,“机考”反而让她觉得更方便,没有笔试填涂的麻烦。该考点总监考曹伟杰告诉记者,他监考过多次司法考试,在以前的笔试中,虽然监考老师会一再讲解提醒,但还是不少考生会发生填涂或身份条形码贴错等情况,“每回纠正每回都没有得到解决。”机考就不再需要这种繁冗的程序,会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充分准备助力首次“机考”
方便考生的背后是大量的预备工作。据深圳市司法局局长蒋溪林介绍,为了保证考试顺利进行,深圳做好预备和服务工作,制定《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深圳考区应急预案》,成立深圳考区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
早在九月上旬,深圳市司法局就发布信息提醒考生打印准考证,并为考生搜罗考场附近的酒店信息。因机考的特殊性,深圳市司法局需保障计算机、电源使用,考点的每一楼层还配备机考供应商的工作人员。假如在考试期间发生机计算机故障,监考老师将及时为考生启用备用机,考试系统会及时自动保存答题信息,若耽误时间将会按规定补时。
上周,台风“山竹”登陆广东,深圳市司法局立即积极联系各考点,全面排查各考点机房有否受到影响,最终实现了4个考场的校内调整,并做好考生的提前通知和解释工作,增加专门的考点指引(增派人员和标识),考试期间做到原考场、调整后的考场门口都有专门引导,确保不耽误涉及到的考生能够按时就位参加考试。
记者在考点看到,现场配备有医护人员。当天,有过于紧张的考生突然发晕,医护人员帮助其调整状态,让其得以顺利参考。
据悉,在客观题成绩公布后,第二阶段的主观题考试报名和交费时间为9月27日至30日,考试时间为10月20日上午。考生当年客观题考试合格成绩在下一个考试年度内有效。
编辑 李宇婷